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么,屈原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3 09:48:12

南宋词人刘克庄在《屈原》一诗中说到:“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以屈原精神来勉励自己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即使不能如殷纣贤臣之弃恶向善,那也坚决不投降,就用文字来寄托个人的幽怨吧。

1276年,文天祥奉命出使与元议和,竟遭扣留,要押解元大都燕京。北行至镇江,文天祥逃脱,但不久,谣言四起,说文天祥是元朝派来劝降的。这一年五月初五端午,他奋笔写下《端午即事》,剖明心志: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我想要追寻你(灵均为屈原的字),从你那里寻获慰藉,可惜三湘远隔千里之外。

而在近现代,面对外国势力的坚船利炮,屈原精神更是被频频提起。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纷纷指责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4年高佩琅写出六幕话剧《屈原》,1942年郭沫若更是创作了一部优秀的历史剧《屈原》,通过屈原这个形象旗帜鲜明地反对卖国投降,提振了民族自信,凝聚了抗日力量,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么,屈原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5)

九歌图(局部) 宋·佚名

屈原的坚贞、执着和矢志不移的品德,千百年来激荡着人们的心弦,早已内化为所有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将端午这个节日“转让给屈原”,是人民意志的选择,显示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屈原的爱国情操、人格精神的高度认同。

03

那么,千百年来,屈原备受推崇,屈原的可贵之处在哪呢?

01兢兢业业 公忠谋国

屈原天资明敏,早年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古典教育,博闻强识,明于治乱之道,精于外交之术。担任楚国左徒时,他上陈治道以辅君,参与国是;下修典章制度以治民,令行禁止;同时,妥帖应对朝聘事宜,巩固楚齐邦交,外交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这些都得到了楚怀王的充分肯定。

屈原的优异表现却惹来了同僚的嫉妒。当时屈原正在起草法令,上官大夫想抢夺过来,据为己功,遭到拒绝后,向楚怀王进谗言,说屈原居功自傲,有违忠顺臣子之道。楚怀王未对谗言加以辨析,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么,屈原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6)

秦国对楚国觊觎已久,用张仪计,使齐楚绝交。楚怀王醒悟后大怒,于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结果大败,汉中地也被秦占领。公元前311年,秦国为消弭楚国抵抗意志,主动提出退还汉中部分地区。楚怀王愤恨张仪,表示不要汉中地,要张仪。于是秦把张仪交给了楚国。张仪抵楚后,重金贿赂用事大臣靳尚和楚怀王宠姬郑袖,楚怀王又鬼使神差地释放了张仪。这时屈原刚出使齐国回来,责问楚怀王为何不*掉张仪。楚怀王后悔,但张仪已经跑了。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8座城池。秦挟战胜之威,要求楚怀王前来会见。屈原劝阻此行,指出:“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楚怀王不听,果然入秦境后,被扣留。秦国想以此要挟楚国割让战略要地巫郡、黔中郡,楚怀王没有同意。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在秦国抑郁而终。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么,屈原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7)

九歌图(局部) 宋·佚名

即位的楚顷襄王更是不济事,迎娶秦妇,腆颜事仇,并用曾经劝楚怀王入秦的子兰为令尹。不久之后,子兰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进谗言,导致屈原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再次伐楚,攻占了郢都,焚烧了楚国先王陵墓,顷襄王退保陈地,楚国几乎到了亡国的境地。眼见故国山河破碎,自己无力改变,屈原抱石自沉于汨罗江。为纪念屈原,后人在他投水殉国的五月五日以竹筒贮米投入江中祭奠他,这后来成为端午节的一个重要风俗。

02爱国情怀 忠贞不渝

屈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坚决的抗秦派,他并不反对大一统,只是希望自己的母国楚国能够肩负起统一天下的重任。楚国是当时疆域最为广阔的国家,文化昌明,本土人才众多。根据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的分析,楚国如果选择合适的地缘发展战略,将很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末,率先起事的陈胜、吴广和后来执天下之牛耳的项羽、刘邦均为楚人,这从侧面也印证屈原的理想和王夫之的设想并非无稽之谈。但不幸的是,“楚怀王是一位虚荣心很重、浅薄无定见而又妄自尊大的人”,重用佞臣,疏远贤良,不仅自己沦为阶下囚,还败坏了楚国数百年基业。对此,屈原悲痛愤懑、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么,屈原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