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力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11:39:13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建设和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新时代彰显出了独特的价值意蕴。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新要求和新目标,但最根本的还是坚定文化自信,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从多角度思考文化传承路径。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民族认同感,同时还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创新进程。在文化自信视域下,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多角度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路径已然是必然趋势。

国家一直关注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工作,并为此专门下发了多项政策,为提高文化软实力、扎实文化根基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之魂等思想都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民族认同感的树立明确了方向。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国家大力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领域、各主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借助各类传统媒介和信息化媒介,开拓了新社会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这一良好现象能为今后传统文化的延续带来实际指引。基于此,深入研究文化的时代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又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具有深度密切联系,传承优秀文化就是在培育价值观,而培育价值观也就是在抽象传承优秀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对价值观的培育产生奠基作用。

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众对自己所依靠的精神文化、发展成就、发展前途保持十分坚定态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文化而言,文化自信就是精神文化领域的坚定信念。如今国际化、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提升我国文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文化故事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借助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和传承来实现。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创造、不断被更新,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升文化自信心。

中华文化沉淀了几千年的发展底蕴,拥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其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总体上可分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内容,在这三大方面内容之下,又包含了许多小点内容,包括家国情怀、自强不息、仁义思想、和谐大同等。这些内容在历史的更迭变换中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背景下,挖掘这些文化精华,感悟其中的时代价值具有现实必要性。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脉络中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比如仁义思想、恭敬友善、诚信为本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内容。当前社会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现象愈加明显,各类文化不断涌入到大众思想中,影响着大众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部分大众开始弱化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开始出现背离传统的行为方式,不利于大众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基于此,需要深入挖掘这些传统美德,将其形成宣传片、纪录片、文化活动、节庆传统等多样化产品融入民众的生活常态中,以此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中华人文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了类型多样、多样鲜活的精神财富,比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精神,这些精神元素都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情感样式上的集中体现,滋养出了独特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人文学术等成果。如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时代下,已然离不开这些人文精神的辅助和支撑。比如在研发航天飞船工作中离不开坚持精神、创新精神;为人处世中离不开求同存异的大同思想;独立时离不开思考创新精神。正是有了人文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才得以不断进步。可见,无论任何时代都应大力弘扬人文精神,鼓励人民积极向上、向善。

优秀传统文化是无数历史先辈和劳动人民在革命和生产生活中不断流传和凝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信仰和追求。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等多领域都提到了文化融合工作,但文化的传承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配合。基于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探寻文化传承路径,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坚定文化自信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推动和传承文化已成为当前各主体需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在传承过程中,离不开思想理念的更新和坚持。相关部门可针对不同主体开展不同的思想理念教育工作。比如针对社区、乡村群众,相关部门可要求基层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村内文化联谊会、经典影片集中学习;或者也可邀请社会文化专家学者到村内、社区中开展文化宣讲、文化政策解读等活动,以此深化群众文化理念,循序渐进培育起群众的文化自信思想。针对学校教育领域,可要求学校教育教学中增设文化类课程、文化类实践项目,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学习和实践,以此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理念。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华,是当代人需要延续和传承的财富。此类文化中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涉及了传统文学、医学、农学、艺术学等方面,而且还有精神指引类、治国理政类的文化元素,在今天的传承道路中可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比如相关部门能以文化遗址和文化文物为主题,在地方开展文旅融合活动,定期推出文物文创、遗址文创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周边群众和外来游客积极参与创作,以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同时,相关部门还需组织专业“探宝小队”,到文化之乡、偏远的民族村落地区探寻遗落文物遗迹,挖掘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和文物遗迹,收藏到博物馆或者艺术馆中,以此充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

创新文化传承形式。优秀传统文化是先人保存下来的沧海明珠,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以多元化手段来创新传承形式。一方面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文化传承形式。具体可利用当前的新媒体技术录制文化短视频、纪录片、微电影等产品,在各大官方媒体和线上平台上播放,有效宣传优秀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可结合高校教育工作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比如可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专业学科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或者在校内增设文化社团,鼓励学生在社团中各展所长,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可在社团中开展红歌比赛、文化主题征文、文化主题视频原创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以此有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辨证吸收外来文化。众所周知,当前社会文化全球化已经到来,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常态化,西方优秀的文化元素与我国传统文化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但一些不良文化的融入则会给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阻碍。基于此,需要相关部门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辩证吸收外来文化。具体需要平衡好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辩证看待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从思想上探寻中西方文化的灵魂碰撞之处,主动接触、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创造性地革新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在实践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也可融入一些西方文化节日、国外经典名著阅读周、读书会等活动,以此引导社会大众学会辨别良莠西方文化,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有机交融。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必备精神力量,是人们得以信赖的精神港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化作为内在支撑。在社会迅速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充实繁荣,不仅迎合了时代发展潮流,而且还为当代民众树立起了一座精神丰碑。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自信的要求代表了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认同,在这一底气之下,优秀传统文化将会更加繁荣,传承之路将会越走越宽。(作者:朱明言,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副教授)

来源: 光明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