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大家采用的太阴历,因为月亮的阴晴圆缺远比太阳容易观察到。古人想知道一个月到了哪一天,只需要在夜晚抬头望月,通过它的形状就知道个七七八八了,但是看太阳却不行。
不过后来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发现,太阳历更加利于农业生产,所以有很多文明最后直接抛弃了太阴历。而华夏文明则选择了“中庸之道”,把二者合并起来,各取所长。
但是无论人们使用的是阴历还是阳历,都只是和现实人类的生活相关,而不是与封建迷信相关。更不要说,“清明节”的确定本来就是按公历(阳历)计算出来的结果。
农历要不要“闰二月”,与公历历法确定的清明节,又有什么相干呢?不信你随便翻本老皇历来看看,上面一年中会不会标注出两个“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