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选择乾隆,乾隆改变雍正的政策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21:49:33

导读: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有精准政治站位、善于把握上意的官场长青;有看穿众生内心、把握心态动向的阴谋高手;更有看透人情冷暖、尝遍世态炎凉的自保大神;但笔者认为,《雍正王朝》之所以经久不衰,在时隔20年以后,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更在于它对帝王心术的详尽演绎。

康熙皇帝把控一切的英明睿智;雍正皇帝无可奈何的朝堂布局;无不彰显着康雍两代帝王在面对困难境地、复杂局面之下的帝王心术。

但是,和康熙、雍正两位帝王比起来,在康熙朝就几乎已经确定了皇储身份的爱新觉罗·弘历,就帝王心术方面而言,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雍正为何选择乾隆,乾隆改变雍正的政策(1)

就《雍正王朝》的演绎来看,在康熙朝晚期,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顺利赢得康熙皇帝圣心,顺利登上皇位,和其第四子爱新觉罗·弘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历史史实来看,按照乾隆皇帝挂在嘴边长达六十多年的那句“朕自幼蒙圣祖康熙爷疼爱”来看,他也似乎真的为其父胤禛能够登上皇位做出了一定贡献。

抛开历史史实不言,单就《雍正王朝》中的情节演绎和人物设定来讲,爱新觉罗·弘历之所以能够被雍正皇帝寄予厚望,并最终将皇位传承之,其根本的原因并不在康熙皇帝的“隔代指定”,更不在雍正皇帝其余皇子的“不堪重任”,而在于弘历自身。

笔者认为,爱新觉罗·弘历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他有着被雍正皇帝嗤之以鼻甚至从内心憎恨的行为,只不过在弘历的完美掩饰下,雍正皇帝并没有发觉,反倒是倍感欣慰。

何种行为呢?

在相对思想的指导下,对雍正皇帝的相对忠诚和拥护;对朝堂非议的相对态度和站位;甚至对培植自身党羽势力、威胁皇权的相对“孤臣”塑造行为。

雍正为何选择乾隆,乾隆改变雍正的政策(2)

弘历为何这样做?

他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名字被写入“正大光明”牌匾后的那个密匣,而是能够安安稳稳、妥妥当当的坐在“正大光明”牌匾下的那把龙椅上。

也就是说,弘历想要的当然是皇位,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像其父雍正皇帝那样,接过一个立足不稳、朝局不定、背负骂名、孤立无援的皇位。就像雍正皇帝曾经告诫弘历的那样,“你要学你皇爷爷,不要学你皇阿玛”,其实,不需要雍正皇帝专门告诫,弘历一直都是沿着康熙皇帝“要人心”的帝王路线,为自己铺设稳定牢固、人心所向、绝对集权的皇权之路。

“逼宫事件”失败以后,皇三子弘时巴不得的领下了对廉亲王胤禩抄家的旨意,在“六亲不认”以后,廉亲王胤禩给弘时来了一场可以认为是“两败俱伤”之有毒教诲;也可以认为是对弘时夺嫡的正确指导和劝诫。

在这场“灵魂”交流中,廉亲王胤禩对皇四子弘历进行了分析:

“你有两点不及弘历,第一精明不及弘历;第二狠毒不及弘历。弘历处处示人以儒雅宽厚,但该下手的时候,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在山东,他*巡抚、*藩台、*臬台,一连*了二十多个官员,竟连旨都没请;科举朋党案,他是正经的钦差,却把个刘墨林推出来,得罪科甲官员,他自己躲得远远的,还不让你皇阿玛起疑心。关键时候,他要*你,他会毫不手软的!”

雍正为何选择乾隆,乾隆改变雍正的政策(3)

不可否认,廉亲王胤禩此次对于弘时的劝诫,乃系其最后关头的反戈一击,乃系对雍正皇帝“两败俱伤”的终极报复。

但是,如果刨除报复心理,刨除廉亲王胤禩和雍正皇帝之间的兄弟恩怨,胤禩对于弘历的评价和定位真就是刻意挑拨弘时和弘历之间的兄弟感情,而刻意诬陷?

恐怕不是!

笔者认为,廉亲王胤禩对于弘历的认识才是最清醒、最准确,最一步到位的!

本文就依据廉亲王胤禩对弘历的评价和地位,对弘历的皇权之路予以详尽解析。

01 河南之行,弘历到底收获了什么?

河南罢考案爆发以后,面对朝野上下的压力,又出于维护田文镜的目的,雍正皇帝选派了宝亲王弘历前往河南调查,并命刘墨林随侍。

雍正为何选择乾隆,乾隆改变雍正的政策(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