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深层次,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六个方面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02 14:28:40

(0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翻开有关文化的著作,发现文化的定义不下百种,尽管个个简明扼要,精彩纷呈,但很难说哪一种定义相对贴切。在我看来,这些定义只是从某个角度对文化的一种认识而已,至于文化的本质还远远没有被揭示出来。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在实践中对文化内涵的不断发掘,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会逐渐深刻。在这里我也不妨从自己的视角尝试着给文化下个定义,谈一谈对文化的认识。

所谓文化,就是同一环境中的人们在对世界万物进行本质探索、价值定位和形式选择三个方面能够传承的共识表现,是社会长期磨合和选择的产物。上述定义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的形成有明显的地域性,是由同一环境中的人们在适应和改造本地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经验累积的结果。

2、文化有相对规范的价值评判体系。

3、文化的最终表现形式是经过人们长期情感选择后形成的。

4、文化必须得到一个地区人们的共同认可,也就是说个体创造的物质或意识形态必须上升为一个地区的共识后才可能成为文化。

5、所有文化都有传承性,也就是说具有传承性的物质和意识形态才能成为文化。这种传承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产生的文化不仅可以在本地区内传承和发扬,也可以在其它地区得到传承和发扬;一个地区不仅可以传承本地区的文化,也可以传承其它地区的文化。

(02)三种文化的特征比较

按照文化的基本特征划分,当今文化可一分为三,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印度为代表的自然文化,下面比较一下三种文化的特征。

第一、饮食方面的比较:中国注重食品的外在属性“味道”,西方注重食品的本质属性“营养”。从品味食物的理念来看,中国饮食关注食物的色、香、味等外在特性,不仅要求色美味鲜,香气扑鼻,质感爽滑酥嫩,还要求造型形象生动,富有寓意,相比之下对饮食的营养质量却并不注重。而西方人却相反,在饮食上特别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而对食物的色、香、味、形极其宽容,很少挑剔。

第二、医疗手法的比较:中医利用药物的偏性治病,西医利用药物的对抗性治病。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其治病原理就是利用世界万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外在属性状态。而西医则延用追求本质性的传统,一方面西药不管是化学合成的药品还是生物制品,都是从普通物体中提炼分解出来或合成的单纯性物质,检查病情也力求找到明确的病灶和病因,另一方面治病的方式则是利用药物的对抗作用,直接*灭致病的细菌或病毒。

第三、教育观念的比较:中国教育重视既有知识的学习,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练好既有知识的“基本功”,特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中国,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取得优秀的成绩。而西方教育正好相反,不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教材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孩子的成绩在西方属于“隐私”,但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艺术表现方式的比较。由于艺术的门类较多,这里不再一一罗列,仅以绘画、音乐和文学为例来说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绘画方面,中国画利用线条的外形入画,强调意境;西方画利用点的视觉效果入画,强调真实。中国画借助线条的外形即长短、粗细、方圆、曲直等作为造型手段,对现实物象进行描绘,而对其它特性除了浓、淡、干、湿外没有作必要的规定。西画正好相反,对内含点作了深层次的挖掘,不仅要求对不同画点的色彩进行区分,还要求在一定光源照射下体现画点色彩的冷与暖、厚与薄、深与浅等视觉效果来参与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再说说构图上的差异,中国画为了表达画者写意的绘画效果,构图方式极其灵活,可以不受时空规则的限制,不仅不要求固定画者的观察点,还可以把不同时空中的事物组织到画面中来,另外,为了更加突出画者的思想,还可以对所画物体进行人为的夸张和取舍。而西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的固定,严格按照光学透视、人体解剖等原理来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由此可见,西画构画还是遵循了西方探索内在本质的规律及严格按规则行事的风格。

在音乐方面,中国音乐追求韵味与意境,西方音乐注重理性与思想。中国传统音乐是建立在对乐音特性的直觉理解上,多以单旋律的形式出现,寻找乐音组合产生的韵味意境,追求婉转迂回的曲线美,同时歌曲的歌词也追求押韵的效果。西方音乐则对乐音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出了不同乐音之间的组合规律,产生了旋律、和声和复调等乐音效果,在内容上也力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

文学差异以小说为例,中国小说重点描述人物的外在特性,重视结果;西方小说重点刻画人物的内在心理,重视过程。首先,两种文化对小说中“人物”刻画的领域不同。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对话、行动和肖像等外在特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情感;而西方小说以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与情感,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变化,通过复杂的内心冲突来反映社会的冲突。其次,两种文化对小说情节的构思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重视结果,对小说中每个人的状况变化、每件事的情节发展都有清楚了解的愿望。因此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布局极其严谨完整,通常按故事自然发展的顺序来构著作品,尽可能做到所叙故事情节完整、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甚至在必要处还要添加细节描写进行深层次的刻画,以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西方小说重视发展过程,要求清楚交待各叙述对象的相互关系,对小说情节的结构没有严格的规定。作者可以根据表达主题和人物塑造的需要,以人物意识的流动为主线,灵活运用倒叙、错叙、插叙等叙述手法展开故事的情节,从而产生截面式或片段式叙事结构。

第五、休闲目的的比较:中国的休闲寻求内心的宁静,西方的休闲寻求情感的释放。中国传统的休闲观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也就是追求一种平静恬淡的心境状态,追求的是一种目标。当前中国的休闲主要还停留在乐趣、消遣与打发时间等的感性上面,没有对休闲价值作深层次的开拓。而西方则对生活本质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极其看重工作之余的休闲生活。他们认为,休闲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所以寻求心灵情感的解放,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和人生极限的超越成为了休闲生活的主题。必须指出的是,西方人尽情享受快乐的休闲生活,决不是寻找一种简单的感官刺激,而是饱含了内在的喜爱。虽然休闲生活与工作严格分开,但他们也会对休闲生活进行理性的选择,使得休闲既能实现自己追寻幸福的目的,也能对工作起到必要的调节与补充作用。如今的欧洲,假日已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益,他们不在意投入的多少,也不在意别人的世俗眼光,只注重自己内在的心里感受。

从两种文化在上述五个方面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利用事物的可感知属性和表象属性这些可展现特性来进行思考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概象思维的特点,属典型的概象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利用内在的本质属性进行思考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抽象思维的特点,属典型的抽象文化。

自然文化也叫具象文化、直觉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用直觉思维来思考问题的文化。自然文化寻求从整体上观察事物,通过调动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再经过丰富的想象做出相应的决断。以印度自然文化为例,直觉思维的特点在饮食和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印度人喜欢多种味道组合的整体性感觉,就具有明显的直觉思维的特点。有人作过统计,印度菜喜欢使用繁杂的调料,每道菜的调料都不下10种,尤其是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咖喱粉居然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调料组合而成,从而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丰富的味道特色。另外,印度人喜欢在米饭上面浇上做成糊状的菜和汤,再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后抓着送进嘴里吃,也有直觉思维的影子。在娱乐上,印度电影也强调整体性,一般都以传奇性质的题材和载歌载舞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喜欢营造华丽的气氛,将各种不同的民族特色夹杂其中,是集华丽、激情、喜悲于一身的综合性电影,对观众的感觉形成全方位的冲击。印度电影有强烈的震憾感,与制作人的直觉思维不无关系。在自然文化中,如果把直觉思维在饮食、娱乐等生活上的应用看成是一篇文章的铺垫,那么建立在直觉思维基础上的宗教文化则是这篇文章的高潮。宗教文化不仅是一种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集哲学、艺术、生活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在印度,所有的思想、观点都必须用宗教的外衣包装后,才会被人聆听。总而言之,直觉思维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文化,尽管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但它现在依然洋溢着智慧和激情存在于世界之列,成为了世界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03)饮食方式是文化(思维)形成的主因

世人对三种文化的成因充满了好奇,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探索,出现过很多解释,其中“筷子、刀叉和手抓”的饮食方式说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家知道,文化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饮食也可以算是一种实践活动,把饮食方式说成是文化产生的原因也说得过去。既然科学家能找出人类的决定因素——基因,那么文化是否也存在“基因”,甚至这个“基因”就是饮食方式呢?于是我寻思着在地域分布和形成时间两个方面对这个观点进行核证,结果发现饮食方式和三种文化在这两个方面存在惊人的一致性。虽然不能充分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但也提高了它的可信度。

第一,从文化的全球分布状况来看,三种文化的分布与饮食方式完全一致。概象文化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越南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都用筷子吃饭。抽象文化的国家有欧洲国家和美国,使用刀叉吃饭。自然文化的国家有印度等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及南美洲国家,用手抓方式吃饭。

第二,从形成的时间来看,三种文化的形成时间与饮食方式的采用时间相一致

首先,用手抓方式吃饭,发生在筷子与刀叉的前面,与自然文化的形成时间相符,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这里就不展开详说了。

其次来对比一下概象文化发展与筷子饮食方式演变这两种过程,以中国为例。

中国的饮食方式演变比较复杂,曾出现过手抓、刀叉及筷子三种饮食方式。

先说说刀叉。在中国,刀叉使用的历史比较久远。在青海马家窑文化的宗日遗址中,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的骨质餐叉,随之出土的还有骨质餐刀和餐勺,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刀叉勺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太多。值得注意的是,骨质餐叉出土时,它和勺子和骨刀在一起,表明当时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跟现在西餐餐具的配伍一样,这种餐叉到了商周以后还在使用,在商代的一些遗址、墓葬中也有出土。到了战国时代,餐叉的使用在上流社会明显受到重视,考古发现了这个时代较多的餐叉,如河南洛阳中州路2717号墓,一次就出土了骨质餐叉51件,都是双齿,圆形细柄,长度在12厘米上下。

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从文献记载来讲,可能是在商代最早发明的。考古提供一些证据,也能证明商代有了筷子。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墓发掘出的铜箸,经考证其年代早于殷纣末期的纣王时代。

中国在发明了筷子后,也曾有较长时间用手抓食,这在史书中有零星的记载。《礼记·曲礼上》有“羹之有菜者用荚”及“饭黍毋从箸”的记载,这话说得很明白,就是筷子只能用于挟取菜羹,吃黄米饭时不要用筷子,《礼记》还有『共饭不泽手,的记载。所谓『共饭』,就是把饭盛在大器中,供席上抓食。由此可知先秦人只能用筷子挟菜,吃饭是用手抓的。

那么,我国什么时候才开始单独使用筷子的呢?这一问题现在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可查,我们不妨从考古发现中寻找答案。从目前的考古挖掘的统计来看,有两个惊人的发现:一、战国晚期的墓葬中已很少出现盘、匝礼器。先秦之人因用手抓饭,所以饭前必用盘、匝盛水洗手。盥洗盘匝陪葬的消失,也可旁证在战国晚期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手抓吃饭已逐渐退出了就餐舞台;二、在战国之后,刀叉的出土明显少了,汉晋时代只有零星发现,唐宋时代几乎没有餐叉出土。说明秦统一六国以后,刀叉实际上是基本被淘汰出了餐桌。由以上两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筷子真正成为华夏民族饮食的主要餐具是从秦统一六国开始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西周至春秋战国这一时期,中国的饮食方式为手抓、刀叉及筷子三种方式混杂共存,是中国及至世界范围内极其罕见的生活现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时期出现了后世瞩目的百家争鸣,诞生了星光灿烂的中华文化。如果有人还怀疑饮食方式和文化的关联,认为是一种巧合的话,我们不妨从反面来证明,自从秦灭六国,统一使用筷子作为饮食方式到现在两千多年,就再也没有产生过可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媲美的辉煌文化,而只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作些注解和感想而已,这些事实再次证明饮食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并非虚捏。 

最后,来对比一下抽象文化发展与刀叉饮食方式演变的过程,看看这两个过程在变化的时间点上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欧洲就餐始终有刀的参与,这与欧洲古代民族以游牧为生有关,这时的刀不仅用来宰*猎物,还兼作餐具,将烧熟的肉割下来吃,不过这时饮食中还夹杂着手抓的方式,所以用叉子代替手抓才是西方现代饮食方式形成的标志。下面研究用叉子就餐的饮食方式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各自变化时间点上的关系。

开始用叉子就餐和欧洲开展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相一致,完整的变化过程如下:

(一)、10世纪,拜占庭帝国率先在欧洲把叉子从厨房里移出来当作餐具使用。这一时期,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直是东地中海地区和欧洲重要的文化中心。

(二)、11世纪,叉子作为餐具在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得到广泛使用。这一时期,许多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逐渐觉醒,前往君士坦丁堡,学习希腊古典文化知识,与移居意大利的许多拜占廷学者一起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三)、从13世纪末到14世纪,欧洲人考虑到用刀或手把食物送进嘴里不雅观,改用叉叉住往嘴里送,逐步认可了叉子的作用,使它成为了严格意义上的餐具。在这一时期,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前期的“文学三杰”:《新生》、《神曲》的作者但丁、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生和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写有短篇小说集《十日谈》的薄伽丘,还有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的乔托·迪·邦多纳。这时的文艺复兴的思想与叉子的作用都处于朦胧摸索阶段,没有成型。

(四)、到15 世纪前后,欧洲开始使用刀叉互相配合的现代就餐方式,西式刀叉就餐文化逐步成型。在这一时期,很多西方近代文化的想法和观点被逐渐提了出来,如马萨乔首先使用透视法并在画中引入灭点,他画中的人物出现了全新的自然身姿;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不同的日心说体系。随着16世纪以后刀叉的成型及在欧洲的广泛使用,大批的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相继涌现出来,在艺术、建筑、人文、科学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方近代文化即抽象文化逐渐成型。

另外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欧洲的理性文化其实是从古希腊时期发展起来了的,古希腊理性文化的形成就与饮食方式的转变有关系,据说在《荷马史诗》中记载古希腊人吃饭时会戴上特制的手套,以免手抓时弄脏和烫痛手指,我暂时还没有在译本中找到这种记载,但如果这个记载存在,那么不妨比较文化发展的时间顺序,《荷马史诗》描绘的荷马时期为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随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产生了爱利亚学派,提出了最初的理性概念,认为“具体的事物是虚伪的,唯有抽象的‘存在’才是真实的”,但“理性概念”真正的发展却是在古希腊。古希腊人饮食时戴上手套确实可以避免手指的烫伤,不过也阻塞了他们通过手指感知事物的通道,无意中帮助希腊哲学真正把理性从感性中区分开来,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提出了世界是由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组成的观点,并认为可感和可知是割裂的,彻底否认了感觉经验对认识的作用。对于理念世界的认识,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认为理性的知识只有通过反思、沉思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前面在地域和形成时间上的比较说明饮食方式和文化的形成具有清晰的关联性,两者之间存在严格的逻辑关系,这也简接地证明了饮食方式在文化(思维)形成中起过某种作用,而且还是主导作用。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人类拥有的思维能力,就是从猿类进化时随着手从行走中脱离出来,开始制造工具并参与生产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可以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人类用手的活动,人的思维也可以看成是如何用手的思维。大家知道,就餐算得上是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是人人都参与执行最多的活动,因而就餐活动中用手的意识和思维早己牢牢印刻在了脑海深处,以至于人类似乎已经忽略了它的存在,这种刻骨铭心的意识和思维会因为先入为主而不自觉地对其它实践活动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04)饮食方式和三种文化的对应关系

下面介绍一下饮食方式和三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说一下筷子进食方式和概象文化的对应关系。

我们国人一直为使用筷子吃饭感到骄傲,为中国拥有七千年的筷子文化而感到自豪。据科学统计,作为一种餐具,筷子不仅具有夹、拨、挑、扒等多种功能,而且用筷子进食时还会牵动人体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造就了东方人思维精细、敏捷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分析用筷子进食的整个过程,不妨把手和筷子的组合看成是一套运动系统。在这套系统中,人的大脑和手构成调度支配部分,是系统的主体,筷子属于被支配部分。进食时,根据筷子的特点,五根手指分工使用,相互配合,调配出进食的所需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进食活动的意识和思维被逐渐植入到人的脑海深处。在潜意识中,手和筷子的形态逐渐泛化,衍生成为其它各种形态的意识,思维的结构和特点则保留了下来,并在其它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化——概象文化。用筷子进食对概象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1、由手和两根筷子组成一个集合体,一起完成进食任务,所以使用筷子的地区进行的活动习惯以团体的形式出现。在进食过程中单手五指拿捏筷子,强调了对客体(筷子)的控制,这决定了整个团体由能力较强的人成为“手”,负责指挥管理,其它人则为“筷子”,惟命是从。2、整个进食过程都是在对特性及度量的掌控中进行的,分三个层次:(1)手指对筷子细腻灵活的拿捏力度的掌控,(2)充分利用筷子的特点在饮食中实现多种用途;(3)根据食物的外观及质地来决定筷子的操作动作。所以使用筷子的人都养成了捕捉事物特点的习惯,特别善于利用人或事物的特点来组织活动。正是由于这个认知习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富有东方神韵的艺术和工艺,如中国国画,书法等,也出现了调节人们行为的礼仪及中庸思想。3、手拿筷子取食的手法较多,如夹、拨、挑、扒、戳、撕等动作,对筷子的灵活运用也形成了人们思维敏捷,思路开阔的特点,这也是形成概象文化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使用筷子带来的不足,譬如单手拿筷子,只锻炼半边大脑,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由于筷子只起搬运作用,使用筷子的人习惯于按惯例办事,满足于使用常态事物,缺乏探索意识。

其次说一下刀叉进食和抽象文化的对应关系。

随着欧洲开始使用刀叉进食,西方文化就完成了宗教文化向抽象文化的转变。在欧洲开始使用叉子时,当时的神职人员就极力反对,认为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神职人员的直觉非常正确,叉与刀的组合完全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思想,引领欧洲人开拓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分析西式进食时使用刀叉的整个过程,我觉得,使用刀叉的饮食方式对抽象文化的形成主要有四方面的影响:1、利用刀切割食物,产生了分析型思维,再结合逻辑思维,最终导致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2、刀与叉分工明确,刀仅用于切割食物,而叉仅用来搬运食物。刀叉的分工造就了欧洲文化善于利用事物的特点将不同事物进行合理组合的思维习惯。3、虽然刀与叉功能单一,但却能够完成复杂的进食任务,主要取决于刀叉的协调配合,这也养成了欧洲人互相配合的意识。所以欧洲文化特别重视行为规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配合。4、左右手拿着刀叉同时使用,让左脑和右脑都得到了开发,同时还养成了同时打开左右脑的习惯。大家知道,左脑负责理解、分析、推理等概念性思维,右脑则负责形象记忆、美术、音乐节奏等形象性思维,这一点极其重要,使得欧洲人养成了理论(左脑)与实践(右脑)的相结合的习惯,这是研究自然科学不可或缺的思想条件。

最后说一说手抓进食和自然文化的对应关系。

自然文化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化,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但它能延续几千年而不衰,足以说明它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与价值。用手抓饭,从猿变人开始就一直使用至今,对人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不仅锻炼了手指的协调性,更是培养了手指敏锐的触觉。触觉的敏锐程度是使用其它饮食方式的人们望尘莫及的,再加上手指触觉与人的饥饿感的关联,更增添了这种感觉在潜意识中让人亲近的份量。在研究用手抓进食的人的特点时发现,他们的味觉、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域宽和动作的剧烈程度要比用筷子和刀叉进食的人强很多,比如他们吃极其辛辣、甜腻的食品,喜欢绚烂华丽、色泽对比鲜明的视觉风格,特别是有些地区对人对事热情奔放的态度,简直可以用狂热来形容,这些特点恐怕与手指触觉的提升有一定的关系。用手指的触觉感知辨识不同食物的同时,伴随着造就了强大的想象力,再加上非同一般的感觉体系,一起产生了自然文化中独特的直觉思维。另外在手抓取食的过程中,手的三指或五指合力抓取食物,手指起支配控制的作用,食物则是目标,这个特点造就了自然文化的整体性思维。用手指控制食物的思维意识在人的潜意识中逐渐泛化,食物在潜意识中逐渐泛化成为整个世界,人则泛化成为神,再加上直觉思维和非凡的想象力,神秘的宗教便形成了。

(05)文化的局限性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文化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人类在适应周边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摸索出了一整套稳定的思维方式,经过若干代人的传承,逐渐产生了文化。思维方式一旦被整个群体接受便会固定下来,一般不会轻意改变。由于思维方式相对固定,一个群体在拥有文化以后就会用相对固定的视角去观察认识事物,用既有文化范围内的办法去处理事情。所以说文化一方面会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缩小了的人们的认知视野,这就是文化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证明文化存在局限性的观点,下面再来分析两则成语《盲人摸象》和《坐井观天》。

《盲人摸象》是说有几个盲人去摸象,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摸到腿的就说大象像棍子,摸到耳朵的就说大象像扇子,摸到尾巴的说像绳子,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都无法正确说出大象的模样。看到这则故事,我们普通人似乎觉得自己拥有盲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一双明亮的眼睛,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嘲笑那些盲人的愚蠢。如果我们把大象换成无形无声的事物,比如前面提到的文化,让我们用心智去“看”,我们还能笑得出来吗?面对诺大的世界,和盲人相比,我们只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坐井观天》说的是蛙坐井中,不顾大鳖和小鸟的劝说,终日沉醉于头顶上一方蓝天的美景。人从出生那天起,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交流中成长,由于个性的限制与情感的选择,视野逐渐变得狭窄起来,虽然见过很多世面,读过很多书籍,但眼中只会关注自己喜好的东西,再加上自身的执着与傲慢,眼里的世界真的要缩减到井口那么小了。人的习惯和个性有时会促成你成就很多大事,实现平生所愿,但也会变成“井壁”,让你变成井中之蛙。

两则成语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同一个道理,认识和思维的局限性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能力多么强悍,在浩瀚的世界面前,只能算是井中之蛙,摸象的盲人。所以只有辨证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放弃对既有知识的过分执着,敞开宽广的胸怀,打破心中的井壁,才会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才会有发展的希望。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欧州近代的哲学之争和印度的百家宗教都说明了文化的局限性。

(6)三种文化的发展归宿

为了说清楚三种文化的发展问题,我们不妨先来读一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般我们都是从反抗或斗争的角度来读这部小说的,赞扬和歌颂孙悟空大闹天官和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斗争精神,但如果我们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阅读,一定会被作者的真知灼见所叹服。虽然《西游记》是部神话小说,但并不妨碍我们利用著作对三种文化的发展进行大胆的推演。根据小说中人物的表现特点,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对应关系:唐僧玄奘吃斋念佛,心地善良,代表自然文化;孙悟空火眼金睛,任凭妖怪们千变万化,一眼就能看出本来面目,代表抽象文化;猪八戒好吃贪睡,喜财好色,代表概象文化;沙僧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代表跟随者角色;玉帝和佛界代表自然(正义)力量,各种妖怪代表邪恶力量。孙悟空依仗学到的本领,不瞒现有的地位和各种束缚大闹天宫,结果遭到自然(正义)力量如来佛的惩罚,压在了五指山下。悟空无论本领多大,无论怎么折腾,都无法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代表两个意思:一是抽象文化无论如何发展,也无法超越自然的范畴;二是抽象文化无论如何发展,也无法跨越自然文化的界限。由于概象文化和抽象文化都是简化性文化,都有缺陷性,所以悟空、八戒和跟随者沙僧都犯了错,受到了上苍的惩罚。后来三人经观音点化,拜唐僧为师,开始了西天之行,可以理解为概象和抽象二种文化要想发展必须得到自然文化点拨的意思。在取经征途中,唐僧和三徒弟的表现有所不同,他心地善良,面对妖怪的伪装不辨是非,成为妖怪们争夺和攻击的对象,这与继承自然文化的民族的多灾多难的特点相类似。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勇斗妖魔鬼怪的历程,其实就是三种文化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程。师徒四人通力合作,最后终于取得真经,找到了完美的归宿,以此类推,三种文化如果在实践中进行有机的融合,最后人类一定会找到完美的文化归宿。当然作者写这部小说时未必真有推演文化发展的想法,这只是对小说的一种解读而已,但我们也必须为这种完美的一致性而赞叹,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自然界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立体思维》交流稿 节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