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A,B分别是有限集合,A,B如果元素个数一样,当且仅当可以找到一种1-1对应的映射,实现A集合与B集合的互相映射。对忘记了数学,或者刚开始接触高中数学课程的同学,这话说的够别扭,够“高端”,其实无非是小学一年级就知道的用数数东西的泛化。
A={1,2,3},B={a,b,c}
1<->a,2<->b,3<->c
则|A|=|B|,其中|X|代表X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是无穷多个,用数来具体表示集合元素的个数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数不能做为精确表达集合大小的工具。将集合元素的映射关系做为比较集合的大小的工具才可行。
例如全体负整数集合,{……,-3,-2,-1}与全体正整数集合{1,2,3,….}可以建立对应关系1->-1,2->-2,3->-3,…..,我们就可以建立这两个集合大小”相等”的印象。我们再看全体正偶数集合N2={2,4,6,8,……,2n,2n 2,……}与全体正整数集合N={1,2,….,n,n 1,…..} 也可以建立起对应关系:1->2,2->4,3->6,…..,n->2n,….。但是N2却是N的真子集。
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数学基石的集合论出现的很晚,发明的动机也非常单纯,是1874年,在康托尔CANTOR)的一篇论文里出现的。1872年,一次旅行让康托尔认识了理查德.戴德金(Richard.Dedekind德国的数学家)。理查德. 戴德金一直独立研究无理数以及数的连续性问题,康托尔在其影响下开始从数论研究转向三角函数展开序列(傅里叶变换)唯一性研究。他抓住了从我们1年级就知道的相等与对应的这个工具,利用这个工具,他研究了一系列无限序列的性质。如果一个无限集合可以用全体正整数来实现对应的话,那么这个无限集合就被称为可数集合。在康托尔论证超越数的存在性以及实数的不可数性时,他的核心技巧被称为对角线技巧。这一方法后来在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建立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2.有理数的可数性图1有理数对角线法
对每个对角线上的*上依次编码为1,2,3,.......,那么左边的有理数就可以和自然数1,2,3,......,建立起1-1对应的关系,所以有理数可数。
3.全体代数数的可数性康托尔考察了形式为
的所有方程f(x,n)= 0的实数解总共有多少个的问题。其中全部ai被限定为整数。如果方程的系数ai全都是有理数,那么可以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为整数方程。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康托为任何一条上面的方程定义了下面这样一个标记:
Index =|an| |an-1| |an-2| ... |a1| |a0| n
对Index=3来说,只有四个方程,分别是:2x=0, x 1 = 0, x - 1 = 0 and x2 = 0,解只有3个:0,-1,1.
这个Index后来被人形象地称为方程的“高”(high),记作h.对每一个高h,只有有限多个方程,而每个方程又只有有限解,高为h的所有方程的总解数目必然是有限数.如果将全体方程f(x,n)= 0按其高h加以分类,用h乘以h类里含有的各个方程解数之和的话,会得到这个类里方程解的总数,累加起来,就可以获得其高小于等于h的方程解的总数目,设这个总数目为Mh
对高为h方程全体解进行排序,获得一个解序列,让第i个实数解对应小于h的各类里方程的总解数Mh-1数加上i,这样任何一个解就可以用唯一一个自然数进行编号。方程f(x,n)= 0的所有解的编号都可以对应唯一的自然数。
通过这种办法康托将f(x,n)= 0的全体实数解与自然数建立起了对应的关系,这样他得到了方程f(x,n)= 0所有代数解是可用自然数来“数”数或者计数这样一个重要结果。
4.实数的不可数性证明利用集合论,我们来证明实数的不可数性。
设f是由“0”,“1”组成的无穷串。可以用函数f: N->{0,1},N={0,1,2,。。。}是自然数集合来表达这种无穷串。以101010…..为例,则f(0)=1,f(1)=0,f(2)=1,….一个序列f的特征可以用集合C={i|i ∈N,f(i)=1}来表达,对任意自然数i,如果i∈C,则f(i)=1,反之则f(i)=0.
f反码形式的串f’的特征函数显然有这样的特性f’(i)=1-f(i).现在我们证明引理
康托尔引理:所有“0”,“1”组成的无穷串数目是不可数的。
康托尔定理:所有实数的集合不可数。
证明:因为二进制数0.101….可以与101。。。。形成1-1映射,故所有的0.101…
也不可数,全体0.101…是实数的子集合,所以实数也不可数,证完
推论:超越数是存在的,且实数中超越数的数目不可数。
证明:有理数与代数都是可数集,而实数是不可数集,所以实数中除了有理数,代数数还有另外的数不能用整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开方算式表达,这样的数就是超越数了。而这类的超越数不可数。
以上的简单推理是近150年来数学中最伟大的推理之一,不论是其中对角线方法对20世纪数学发现的启示作用,还是人类对数本身的分类认识上,以上推理均为近代数学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康托尔将一个集合(SET)的任意元素可以与另外一个集合的元素对应起来的两个集合,叫做等势(POWER)集合。显然即使都是无穷数的集合,有理数集合的势比全体实数的集合的势小,而与方程f(x,n)= 0的代数解的势一样大。这就明确指出了,无理数比有理数多得多!同时,他也指出了必然有一些数不能表达成代数数,这些数就是超越数,超越数比代数数多得多!这是种以前从来没出现过的描述问题,证明命题的方法。后来的人发现这种集合思想非常适合于论述基本数学对象,证明相关命题,遂成为今天的集合论。
实数的任何一个连续区间段也是不可数的,但任何两个线段之间可以建立起映射关系,我们简单用图说明.
如图X’->X。即使是可数的多个实数区间也可以与一个线段建立起对应关系,无非是将线段分成若干个与每一个区间对应的一小段,然后每一小段就按上图进行对应就可以了。因此每个连续实数区间都与全体实数形成对应关系,都等势。
以康托尔研究为基础,希尔伯特进一步发问:在可数集合与实数集合之间是否存在一个中间集合,其势比可数集合大,比实数集合小,做为20世纪初提出的23个著名问题的第一个问题:连续统问题。这充分证明了大家对康托尔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