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对比
双钩之法1)“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虽然,尤贵于瘦,使工人刻之,又从而刮治之,则瘦者亦变为肥矣。”
双钩的原则:须使墨不晕于线外,或在墨线内填墨,或用朱色为底色(描红),这样就和原来的肥瘦一样了。不过,最好还是钩得比原迹瘦些,墨迹交给工人去刻,经过处理,瘦的也会变肥。
宋代米芾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海岳名言》)不能学石刻,要学墨迹,那么在没有墨迹只有石刻的情况下怎么办呢?这里姜夔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写的要比原石瘦一些。
以往我临摹字帖多选墨迹本,主要是因为没有能力透过刀锋看笔锋。说实话,写的要比原石瘦一些的方法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太幸运了。
魏碑石刻
2)“或云双钩时须倒置之,则亦无容私意于其间。诚使下本明,上纸薄,倒钩何害?若下本晦,上纸厚,却须能书者为之,发其笔意可也。”
有人说,把原迹倒过来钩,就不会掺入钩者的私意。如果原迹清楚,覆纸又薄,倒钩也是可以的。如果原迹不清楚,覆纸又厚,那就要由会写字的人来钩,才能钩出原有笔意。
倒过来钩就是把字帖头朝下,从最后一笔往前钩,只能一丝不苟地描字形,而不会加入个人的东西。这个方法可取,如果你有这个条件,不妨试一试。
倒置双钩
3)“夫锋芒圭角,字之精神,大抵双钩多失,此又须朱其背时,稍致意焉。”
锋芒棱角是字的精神,双钩往往失去这些,这也是用朱色为底色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总结摹帖容易。初学书法要从摹帖开始,心慕手追,自可得其位置。临帖难。摹得位置,临得笔法,学习书法既要临也要摹,既要位置也要笔法。古人摹古人帖有出入,学习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学习石刻字帖,写得要比石头上的字瘦一些;双钩的时候可以将字帖反过来,这样不会夹杂个人的东西。
临摹之法大家学会了吗?
好了,第七章就讲到这里,敬请期待下一讲。各位网友,再见!
(文:二小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