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的这种功能,在奴隶制繁盛时期最显著。随着奴隶制度的衰微,“礼崩乐坏”,青铜礼器逐渐失去了这种作用。
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类青铜器
簋
簠(fǔ)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在祭祀时,簋经常以偶数的方式和鼎搭配。而且对于簋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周朝规定:“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这项制度影响深远,“九鼎八簋”成为帝王权威的象征。
盉、匜
青铜盉
其实,蓥和盉( 音hé )是同一件青铜器的不同名称。从字形上分析,“禾”说的是五谷,“皿”是指容器,表明盉是用来装酒的器皿。
铜匜
在周朝时,盉和匜(音yí)是组合使用的。据《左传》有“奉匜沃盥”记载,沃是指浇水,盥是洗手洗脸。
简单来说,盉用来浇水的,匜就是给客人洗漱用的器皿。匜有造型椭长,前流后鋬,底有四足。
甗、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