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妇好三联甗
青铜实用器,不止是盉和匜。甗(音yǎn)是商周时期的烹饪厨具,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蒸煮食物的甗,底部是有穿孔的箅,下部是用来煮水的鬲(音gé)。沸腾的蒸汽通过箅孔,加热煮熟食物。甗和鬲的结合,类似于现代的蒸锅。
西周青铜鬲
铜鬲(gé)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卣
青铜兽面纹提梁卣
卣(音yǒu)是一件酒器,盛行于商朝和西周。卣口形椭圆,足部圈形,有顶盖和提梁,卣身周围装饰着精美的纹饰。
卣在商朝时,多为椭圆,到了西周,以圆形为主,此外,还有用鸟兽形状做成的卣,最为奇特,颇受关注。
盨
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
盨(xǔ)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爵、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