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波
曾经在课堂上问年轻的学生:“人为什么要工作?”“赚钱!” 这个回答最大声、最理直气壮;做系主任时,曾有女同事跟我说,想要辞职去做全职家庭主妇,因为她丈夫赚的钱足够多了;有朋友、同学没到退休年龄,因种种原因在单位不用承担任何工作任务,但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与在岗人员完全一样。他们成为许多人羡慕嫉妒甚至“恨”的对象。
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很多人对工作意义的理解。但也有例外的现象。
我父亲退休后在几个中专、大学任课,做班主任,直到67岁一次重病才终止。他近80岁时还曾到住所附近的培训机构找工作,希望能教孩子学古文、写作,不给工资也行。他说最想的是搞一次讲座,讲“红楼梦”;我好朋友中最有富有的那个,身家上亿,退休后忙自己的公司,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准备关门歇业。没多久竟告诉我她应聘去一个建筑公司做财务总监。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工作没有寄托;据媒体报道,广州猎德村拆迁后在珠江新城补偿有10多套房的村民,有应聘公司做保洁的,有自己开档卖肠粉的。
看来,赚钱不是工作的唯一意义所在。
工作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基督教新教加尔文教派创始人约翰 . 加尔文说“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清教徒的修道方式就是在尘世中的努力工作。在英文中,职业vocation,含有呼唤、召唤calling的意思。职业就是天职,是上帝的安排。通过在世间的工作和创业,证明个体获得上帝选民的资格,死后升入天堂而避免落入永远燃烧的地狱。这是美国清教徒拼命工作的意义的宗教解释。
对于不信宗教的我们,工作对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也许争取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人生的价值,享受人生幸福,实现生命的永恒等四个方面,能够大体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是争取体面物质生活条件的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越是经济不富裕的时期,工作养家糊口的谋生意义更重大。一个人首先要让自己活着,要让父母子女免于饥馑。进一步,在活着的基础上争取体面的衣食住行生活条件,能够自由地休闲旅游,能够让自己和家人享受优质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如果一个人努力工作,还要忍饥挨饿,为了得到一点点的物质利益勾心斗角顾不得廉耻,即使得到满墙的奖状,也很难让人持续地、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工作人们解决不了物质生活困难的问题,大部分的人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导致社会经济的停滞。
当今,人把工作赚钱的意义看的很重,是有理由的。毕竟,今天的社会福利水平尚不足以让每个人过上体面的生活,每个人得靠自己的打拼来求得一个想要的安全的物质条件与保障。应该说,渴望通过工作赚钱是非常积极的态度。赚钱的渴望推动人们积极工作,积极创业,改善自己的生活,客观上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事实上,赚钱的渴望正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最强劲的原动力。
通过工作能否解决温饱问题,也是人能否有尊严地活着的最重要基础。所以,每个社会都要重视就业,重视工资水平,要定期修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工作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让人得以发展完善。小草作为小草,就要生根发芽,在春风中绿成一片,踏踏实实覆盖在大地上;乔木做为乔木,就要开枝散叶,努力向上伸展,享受最灿烂的阳光,触摸最高的天空。人作为人,就要像人一样活着。吃饱,喝足,睡够,这只是人生理存在的基础,不是人独有的样子,不能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表征。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劳动,人在劳动中丰富、发展起各种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充分展示、发展人的各项潜能,对他人、社会产生影响,创造属于自己独有的人生。
应该承认,家务劳动也是劳动,也能体现人的本质,但限于家庭范围,劳动涉及的对象范围小,内容单调,需要的能力简单,长久局限于家务劳动,眼界、胸襟打不开,很难踏上时代的节拍,容易被社会抛弃。特别是没有独立的收入,经济上依附于人,也容易被家庭嫌弃。
工作把个人从家庭中引领出来,进入职业领域,要完成工作任务,要不断应对新的状况,要处理与上司、与同事、与顾客的关系。在这种种活动中,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越来越强,眼界越来越宽,阅历越来越丰富。通过工作,人成为一个丰富的社会性存在,全方位地展现、发展自己潜能,培养起各种优秀的品质,逐渐成就一个理想的完善的人。
大学时代的一次三八节,我印象很深。为了庆祝女同学的妇女节,我们政治系85级的男生组织了一次活动:陪女同学进行一场辩论。辩论题目是“妇女应该回归家庭”。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迅猛,已婚女士大多回归家庭将工作机会让给男人。这对于80年代的女大学生是一件很难认同的事。辩论中男生是正方,女生是反方,最后女生取胜。我们女生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职业活动是人发展的重要平台,剥夺了妇女的工作机会,就剥夺了妇女人生发展的机会。如果要以牺牲妇女(人口的一半)人生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有何意义?三十多年过去,我仍然持有这种看法。
第三、工作能让人们感受到人生价值和人生幸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有五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获得尊重需要、自我发展需要。人只有在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获得幸福。人通过工作获取生活资料,与他人发展各种交往,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既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得到自我的价值认同,工作也以压力和动力的形式为自我发展提供了舞台和契机。通过工作人满足了多样性的需要,而且这种满足建立在自己劳动和贡献的基础上,是稳固的、踏实的、不假外求的、深刻的人生幸福。
如果不工作,靠父母或者爱人,人也可能获得活下去甚至是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毕竟是别人创造的财富,能不能一直享有,要由他人决定,不能有踏实的安全感。至于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自我发展等需要而产生的幸福感,离开自己的工作和对社会的贡献,别人是给不了这种幸福的。
第四、工作让人不朽。努力工作能让清教徒死后进入天堂得以永生,对于不信教的中国人,努力工作也能让短暂的个体生命获得永恒。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不朽”的说法,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不问有无灵魂,人都能不朽。其中的“立功”便是成就一番事业,对后世发生持续的影响,具有永远的价值。我们参加工作,在工作中建功立业,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就能让我们千秋万代,垂而不朽 。
胡适在《不朽--我的宗教》一文中提出,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人,我们的德行、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言论,从横向来看,会对无数的他人发生影响;从纵向来看,前人影响我们,我们又将影响后人,后人又影响再后的人,一代代,无以穷尽。普通人在社会不朽和大我不朽中获得生命的不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语),通过工作,我们服务于人民,造福于后代,我们的生命就获得了无限的价值,实现了生命的永恒。
既然要通过工作赚钱养家,我们就不得不工作,而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以在劳动力市场获取较高的价格。用人单位如果想得到优质的员工,恐怕在工资待遇方面不能太吝啬。
既然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赚钱养家,还在于发展完善自己,创造价值与幸福,让生命永恒,那我们选择工作时,就不能以赚钱多少作为唯一标准。我们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擅长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工作。只有自己喜欢和擅长,人才愿意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工作中极大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享受工作过程的乐趣,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性,取得最大的工作成就(常常也赚到更多的钱);只有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工作才能造福于他人、造福于后代,才会让你生命永恒。
既然我们明白了工作的意义,我们在工作中就不会偷工减料,投机耍滑,我们会为做好工作拼尽全力。因为我们工作不仅是服务于顾客,也不仅是讨好于上司,而是在创造自己的人生,是对自己负责,对永恒负责。
既然我们明白了工作的意义,在我们还有工作能力的时候,即使自己很有钱或者家人很有钱,即使工作不能增加收入,我们也不会轻易放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