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上面的思路来,知识一定要体系化并且可复制可传播,我们假设这个很能打很厉害的人姓宋,他在战斗中积累的经验为了方便传承,还要起个名字,出门在外,师门传承很重要,有些时候报上名字是可以免掉争斗的(现代道理也一样,你是混哪里的,咳咳)。
为了方便弟子们传承技术,起个名字叫宋家刀法,门派的雏形就出来了,所谓门派帮派那啥派,最初都是小团体。以后弟子们出去闯荡,对外一说,我的师父是谁谁谁,哪门哪派(985和211,以及普通本科专科的区别,嗯嗯),名声响的自然受到更多关注和关照,至于手底下有没有真功夫,可以比试啊。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因为古人没有照相录像设备,最多只是凭记忆临摹,所以是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的,就是反复运用几招对付不同敌人,这点在电影《倭寇的踪迹》中有体现,在现代拳台上一样有体现,就是所谓的拳手技术特点,举个例子,侧上步摆拳迎击技术可以在大多数对手进攻的状态下,有效进攻对方,这招的各种变种几百年了,世界各国技术都有,就是有效!
真正的比试或者生死斗,胜负就是三招两式瞬间的事情,比试可以点到为止,生死斗则要真正*伤对方才行,无论使用武器还是徒手搏斗,拥有一个充满力量,移动敏捷的身体总是利大于弊的,拼命搏*对练有风险,除了练武还要谋生,自己有空闲的时候不能指望别人也有空闲,而平时疏于练习还会导致身体僵硬不灵活,怎么办,老师编排一套拳法和演练技术,回去自己练!
武器只是工具,是手脚的延伸,关键是使用的人。
在文明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军队将领与武技师父是拥有生*大权的,这些人往往也不具备文化素养,可能睿智,但是不识字不懂教学方法,为了获胜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弟子,他们会采用筛选的方式来选出优秀的人,筛选的内容包括不限于性格,为人处事,沟通之道,身体先天素质,后天努力程度,吃苦程度等等,落选的人是死是活与他们无关,毕竟上战场的话,你会希望与你配合*敌的伙伴是精英还是孬种和熊包呢。而这些残酷残忍的手段,不管是否科学,只要有效,就会一代一代言传身教传下去。
在传承过程中,有人喜欢拳法,有人喜欢掌,有人喜欢踢,有人喜欢摔,有人喜欢直线进攻,有人喜欢曲线迂回,在练习和对抗中都有自己的收获与反思,各自都觉得自己的理念更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之间的故事),就会独立出来形成新的分支(咏春拳有多个分支,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也有多个分支),甚至新的门派,当然,建立门派的前提要么是别人承认,要么是打出认可,这也是武技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
四,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的区别
传统武术虽然是打出来的,但是依然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经验最大的软肋就是不具备普适,张三的经验对李四可能完全不适应,但是还说不出原因来,比如说适合拳脚功夫的人与适合摔跤功夫的人,在身材上就不一样。
传统武术不懂生理解剖,不懂力学特点,很多内容只能凭猜,比如想跳的高,怎么办呢?挖个坑,从坑里向外跳,每天挖深一点,跳跃能力就能提高了;想练力气怎么办呢?养头猪,每天抱着猪走几圈,猪长大了,人力气也大了;想连跑,那就养马,每天跟着马跑……科学证明:这些简单粗暴的训练方式其实是非常低效,甚至有害的。
这里还要提一点,传统武术中的“劲”与“气”,尤其是内家拳特别重视这些,劲与气是什么呢?在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人体与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前的人在对抗中发现有些人虽然瘦小,但是打人特别疼,摔人特别狠,有些人块头虽然大,但是速度特别快,移动起来丝毫不笨拙,诸如爆发力,敏捷,稳定,平衡这一类现代体育中关于人体素质的名词,古人不懂,也理解不了,但是在反复的练习与对抗中,他们还是意识到身体里有一些特别的东西,一旦掌控,整个人的表现都会上一个台阶,这种内容其实就是神经系统与精神层面的身心合一,现代人通过专项练习实现,并且把经验分享出去;古代人通过自己冥思苦想,打坐、站桩、冥想,各种想办法集中精神实现专注来实现;我们叫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配合表现,他们管这些叫做劲,气,或者道,比如在典型的空手道中,呼吸法(发声)与肢体配合,技艺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衡量拳脚功夫,关注贡献与精神修为的“道”。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正常人类都是两手两脚躯干外加头,进攻手段都一致,你用来打我的技术,只要我不死,就可以琢磨可以学,打不过就拜师呗,例子很多,不逐一例举了。现代搏击中对于拳,腿,膝,肘的技术都做了去伪存真,筛选归纳。
传统武术(包括其他世界各国搏击术)自身都在与时俱进,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接触过,以为现在接触的就是这门武技原本的样子,其实不是,传统与现代的演变,一直都有。拳击有古典拳击和现代拳击的区别,空手道也有古法和现代区别,泰拳,桑搏,柔道,甚至剑道都一样经历了变革,这些变革或者是从打斗中悟出来的(比如柔术从柔道中的进化,关节技的区别),或者是学习者结合自身知识改进的,这种改进有两个特点:1,依然不够科学,还是经验和传承为主; 2,为了普及和发展,去掉了很多危险和*伤力高的技术,比如剑道与剑术争议中,剑道打手得分与剑术斩头结束战斗,谁赢面大?
散打,是当年结合了多种传统武术的技法,结合人体发力特点而衍生出来的,散打属于现代搏击。其实我们说的拳击,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现代搏击技术,也都有其自身传统层面,类似于传统武术各个门派一样,他们叫各个分支的传承,只是很多人没有接触到而已。
经过改进的现代搏击术特点是,简单直接有效,兼顾力学,人体解剖,体能训练与技术专项等方方面面,而且突出了战术与技术的区别,比如传统师父带徒弟过程中,手虚晃画个圈迷惑对手,在传承过程中就会被当做技术来演练,画着圈的螺旋进攻与点对点的直拳,同时出拳哪个快?当然直拳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嘛!
古人拳法中有各种打身体的招数,现代理论中则是增加抗击打能力,先挑脑袋打,打不到头打身体薄弱部位,薄弱部位中招,对方动作放缓瞬间,再打头!挣扎就给你上关节技,全是套路,但是此时的套路,已经不是传统武术中的套路了,更加简单直接有效,道理讲的也明白,脑袋中招里面什么样,脖颈软肋中招什么反应,全都有。
绕圈走,究竟是技术还是战术,在现代传承中都有明确的说法,在师父带徒弟过程中,师父不喜欢你,一句误导你就走偏了,能不能意识到错误很难说。所以传统拳谱拳诀中会有不同解读,对于各种桩功也有不同解释,就是一个人一个理解啊。
现代方法特别简单,拍照片和视频给你看,这个动作就是这样的,至于内里神经系统配合方面的,只能通过反复练习达到了。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博弈一直在进行,比如在杠铃哑铃诞生的几十年内,世界各国的搏击训练都没有主动引用,更没有把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训练中来,这里提一下,搏击训练技术的革新者(比如壶铃和徒手体能的推广),包括很多传统武术(搏*技术)的革新,大多都是军人或者与军人职业相关的行业,感兴趣的可以琢磨一下背后的道理。
很多传统搏击术练习者与现代搏击术对抗中,一吃亏在技术上,二吃亏在战术上,第三吃亏在体能上,传统搏击术练习者,按照之前拳台三分钟每回合的时间安排,四五回合以后基本都气喘吁吁了,基本移动都成问题,更别提出拳踢腿。
有人说武术是*人技,*人就要近身,只要你不是十米外发动龟波气功,你的移动技术和攻击部位就可以被现代技术所复制,但是体育运动理论发展到现在,除非会飞,否则只有人的差异,已经没有技术差异了。
科学发展有科学发展的道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经验,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能屹立不倒的并不多。
这也是我个人一直说的,传统武术在健身和磨练意志方面有它的好处,但是真要打架或者对抗的话,同样体格,同样训练时间的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对抗,传统武术是打不过现代搏击的。
不说那么多了,简单做个收尾吧:生活中很多人有误区,总想知道什么武术,什么搏击术是最强的,其实,没有最强的流派,只有最强的人。
还有,搏击与体育训练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素质获得后,都需要不断巩固才可以,三个月前能踢倒人,没有训练巩固,三个月后别说踢倒,能不能踢到都很难说,这也是拳怕少壮背后的道理。
坚持训练,拥有强大的身体和体能,具备专项素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