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人长的都一样,唐人的发展史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24 18:56:51

◎ 旧金山唐人街。
图片来源:Vox

同时,在选取中国元素时,更多选择那些「刻板印象中能代表中国的元素」,而不是「正宗的中国元素」。

正如Vox形容的那样:

「它看起来不像中国,但也没必要(像中国)。」

只有这样,才能在种族歧视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让美国人更愿意接纳唐人街,也更愿意接纳华人。

第三,白人利益至上。

如果说,种族优越论与天赋使命感为美国种族歧视的思维打下了基础,那么,他们对自身利益的极度追求,则是种族歧视大行其道的实质原因。

正如古希腊人入侵其他国家时,摆出种族优劣的借口一样,种族歧视是光明正大剥夺其他种族利益最好的理由。

而旧金山唐人街的设计,一开始就不将自己作为纯粹的聚居地,而是「贸易中心」与「旅游中心」。

旧金山也许不需要一个华人聚居点,但它一定需要一个利润丰厚的贸易集散地,一定需要一个火爆的旅游胜地,一定需要借外来文化的新鲜名头,赚更多的钱。

出于利益考虑,他们也不会再针对唐人街。

而以上三点,不仅仅适用于美国种族歧视,也能解释全世界绝大部分的种族歧视行为。

这就意味着,旧金山唐人街的设计有着充分的普适性,能够在移植到其他国家与地区之后继续大放光彩。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唐人街选择借鉴旧金山的设计方案,而更多的成功案例,又使这套设计变得更受欢迎。

最终就有了我们看到的「全世界唐人街都长得一样」。

/ 03 /

种族歧视的抗争与反思

唐人街的特殊设计,是当时严酷的种族歧视背景下不得已的产物。

而面对如此严重的歧视问题,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到美国生活?

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华人反种族歧视的抗争,既给了后来者到美国打拼的勇气,也使得种族不平等的情况不断改善。

美国宪法史上最重要的判决之一——益和诉霍普金斯案,就是典例。

1873-1884年,旧金山市政府通过了名为「洗衣店条例」的法律,其中规定,洗衣店必须从政府获得营业执照才能经营,执照的具体标准则语焉不详。

为什么唐人长的都一样,唐人的发展史(9)

◎ 旧金山的华人洗衣店。
图片来源:Constitutional Law

1886年,华人益和的洗衣店在安全、卫生等条件都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被市政府拒绝发放营业执照。

像益和这样,无故被拒绝的华人店主还有很多。他们都清楚,是种族歧视者想将华人排挤出这个行业。

最终,他们选择无视政府,继续正常经营,不久,他们全部被当局逮捕。

益和将逮捕他的警长霍普金斯告上法庭,在加州最高法院败诉之后,选择继续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他们的争议核心在于,通过限制发放营业执照的方式排挤华人商户,是否违反宪法的第14条修正案:

「各州在其范围内,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法律的平等保护。」

在华人行业协会「同心堂」与众多华人华侨的支持下,最终,最高法院认定,「洗衣店条例」违宪,华人也在美国法律的平等保护范围中。

是华人们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

而益和诉霍普金斯案的胜诉,也给了华人更多信心——种族歧视能够被改变,也一直在改变

另一方面,美国也在通过制度性反思,试图解决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

二战期间,美国对日宣战,中美成为盟友,这给了美国重新思考种族歧视问题的契机。

从各方面来说,《排华法案》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美国内部要求废除《排华法案》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1943年5月,美国一群著名知识分子建立了公民委员会,目标之一便是取缔《排华法案》。

也有很多政界人士指出,废除《排华法案》有助于推动种族歧视的消弭。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国会党团领袖写信,明确表示:

「国家和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废除排华法案,我们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的错误。」

最终,罗斯福在1943年12月17日签署了废除《排华法案》的法令。

紧接着,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开启了美国社会对于少数民族的系统歧视的反思。

为什么唐人长的都一样,唐人的发展史(10)

◎ 美国民权运动。
图片来源:Calender

长期受美国社会歧视、隔离的黑人发起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得到全国性的支持与响应,其中也包括长期受到歧视的华人群体。

在民权运动的推动下,1964年7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Lyndon Johnson)签署了以消除歧视和支持平权为核心的《民权法案》。

相比过去要求甚至强制移民接受、融入美国传统的社会氛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国的文化离不开各种少数群体、各国移民的贡献。

而只有在理解以华人为代表的少数种族的美国经历,并反思种族歧视问题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宽容、自由的社会文化。

也只有在这种文化中,少数群体的处境才能得到改善。

唐人街也才能从华人血泪史的一部分,真正变成海外华人文化的象征。■

参考资料

Seniors in Vancouver’s Chinatown are battling poverty and racism to put food on the table. Macleans, 2022-01-25.

The surprising reason behind Chinatown's aesthetic. Vox, 2021-05-10.

李泓城. 唐人街,何去何从?——理性看待当代美国唐人街的衰落. 神州. 2013,(20).

伍斌. 劫后重生: 1906 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唐人街的原址重建及其意义. 世界历史, 2021-12.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