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处主要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语调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等。标点符号包括标号和点号。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确实是很大的。
但是,近年来,尤其是在手机的文字输入中,许多人为了贪图省事节约时间,大多都不用标点符号,只是用空格、换行、表情等来代替了,显然是既不规范,又不准确的,只是能够懂得大概意思而已。我国的古代就是没有通用标点符号的,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才被广泛使用的呢?您知道它的来历吗?
我国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用书面文字写东西,都是一直连起来写下去,因此文章读起来使人非常吃力,有的根本读不通顺,甚至往往会被错读误解。一直到汉朝,才发明了“句读(音逗)”符号,即语言相对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一下的一小段为“读”。宋朝时则使用“。”和“,”两种符号来表示句读了。明朝时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I”,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最早的标点符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