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自古便被视为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遇有新君即位或重大事件,皇帝都要亲临或派遣官员到泰山封禅祭祀,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泰山帝王文化。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19年),自山阳登上泰山之巅,举行了封禅大典。
上报功德 始皇帝登封泰山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会有泰山封禅的想法呢?据了解,在中国古人的心里,泰山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换言之,泰山是距离上天最近的地方。皇帝在人间具有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威,但因为皇帝自称天子,所谓的天子,顾名思义就是上天的儿子,因此在上天面前,皇帝也要老老实实、毕恭毕敬。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封禅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受命”,表明自己受命于天,这是封禅的前提;二是“功德”,要国家太平、德及天地,这是封禅的资历;三是“符瑞”,即要有上天给予的可报功的征兆之物,这是封禅的凭证。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有资格到泰山封禅。泰山封禅大典对于秦始皇来说,是一种权力认证,是上天对他统治天下万民合法性的一种肯定。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泰山封禅大典。他率领大量臣子向着千里之外的泰山行进,途中不断向齐鲁士人展示自己所创造朝代的伟大功勋。到达泰山脚下后,他召集了七十多个齐鲁儒生,一起商议封禅大典具体仪式。也正因为这次儒生不买秦始皇的账,才有了之后的焚书坑儒。
封禅期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刻石以记其功德,后从山阴下至梁父禅地,向天下宣告了秦王朝的神圣性与合法性。秦始皇封禅泰山使泰山自古以来的一般性天地祭祀活动升华为与社稷息息相关的政治大典,泰山祭祀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秦始皇登封泰山为后人留下了秦刻石,秦二世即位后,于公元前209年东巡,登封泰山并刻诏书于始皇刻石旁,以彰始皇功德。泰山现残存的秦刻石文字即二世所刻,目前立于岱庙之中。
修建道路 泰山之巅建祭坛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了治理方便,曾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驰路,驰路可以看作是通行马车的“高速公路”。到泰山封禅的时候,秦始皇领着秦国的一众高官,坐在车上,沿着弛路,直奔巍巍泰山而去。然而弛路虽然平稳,可旅途颠簸却很容易让人疲劳。等秦始皇到了泰山脚下后,随行的几百名重臣,至少三分之一都病倒了。
关于秦始皇封禅泰山,流传了很多传说故事。到泰山脚下后,面对登泰山的交通困境,秦始皇开始琢磨能不能修建驰路,不用步行。丞相李斯找到主管泰山的地方官员商量,能否在泰山脚下修一条路,直达山巅。但主管泰山的地方官员却直言不讳地告诉李斯:“历代登泰山的君王,为了显示对上天的尊重,都必须步行上山。坐车上山这种亵渎神灵的事,是绝对不可能的。”
秦始皇听完地方官员的意见后,呵呵大笑说:“规矩人定,当适时而变!”随后,秦始皇命令当地官府征集民夫,从山脚开了一条可以通车的驰路直奔山巅,然后从山巅到祭坛,再修出一道长长的石阶。也就是说将登泰山封禅的路分成两部分,可以走车的地方,修建弛路,坐车上山;到达山巅后,为显示对上天的敬重,再沿着石阶步行到祭坛,祭拜上天,进行封禅大典。就这样,当地官府只用了20日,便将弛路修成,随后秦始皇等人乘坐马车,登上了泰山山顶。此时泰山封禅大典的祭坛也早已修好——高三尺、十二丈见方。
秦始皇在泰山之巅举行完大典后,下山时行至半路,突降暴雨,慌忙中躲在了一棵松树下避雨,雨过天晴后,封此松树为五大夫松。至今,五大夫松还矗立在泰山的登山路上,仿佛在向游客诉说着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