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十分风雅的民间故事。野史记载,慈禧太后六十寿宴,某位名家现场泼墨,一篇《凉州词》写的是酣畅淋漓,恣意汪洋,老佛爷越看越喜欢,不觉念诵,霎时怒气冲天。原来,该书法仓促之间丢掉一个“白云间”的“间”字。这可是欺君大罪,要*头的。名家不愧学富五车,灵机一动:老佛爷息怒,这是我套用《凉州词》新填的一首词。遂朗声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段文坛佳话,可见“羌笛”千百年来,在文人墨客间广为流传,意味深远。
吹羌笛
羌笛,也叫羌管,有2000年多年的历史,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一神奇的民族乐器。羌笛在唐时,是西北边塞地区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人边塞诗中。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王维《凉州赛神》“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还有李颀的《古意》,“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但在唐“十部乐”中并未出现羌笛,可见羌笛在唐时只是边塞少数民族地区所用乐器,并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
唐宋以降,文人诗文中多有羌笛的描述。但这时候“羌笛”的含义,更多的演变为边塞去国怀乡、别愁离恨的一种文化指代了。如宋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徽宗赵佶被虏北方凄然写道,“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眼儿媚》)”。
羌笛与笛有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羌笛到底是什么样子?据史料记载,西汉前,羌笛有四孔;公元1世纪,音乐家京房增加一个高音按孔,成为五孔。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故本四孔加以一”。许慎《说文解字》说,“羌笛三孔”。宋《乐书》,“羌笛五孔”。《元史·礼乐志五》,“羌笛,制如笛而长,三孔。”可见,羌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羌笛,竖吹,今天一般为六孔,音色高亢而悲凉,是人们在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主要乐器。也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国亨
羌笛制作工艺复杂,如今古老的羌笛制作技艺几近失传,2006年5月“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羌笛共分三部分,一是吹管,二是笛管,三是装饰。羌笛用两支长约15—20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用丝线绑扎在一起,两管长短、孔距和音高相同。每只管的上端,置有一个带竹簧片的吹管。制作最精良的鹰骨羌笛现保存在羌笛国家级传承人——茂县三龙乡合心坝王国亨老人家里。羌笛吹管由雄鹰左右两只翅膀上最长的羽毛管制成,笛管由鹰的两根腿骨制成,装饰部分则由鹰的羽毛组成。据说,此鹰骨羌笛为世间仅存的一支。
鹰骨羌笛
羌笛吹奏技法特殊,是文化传承中的精品。吹奏时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指法与笛相同,需要一口气吹奏整首曲调,中间不停顿。乐谱没有间隔符和停顿符,与其他管乐器明显不同,技巧性要求很高。羌笛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音色柔和纤细,悠扬婉转,空旷悲凉,动人心魄。它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内容广泛,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乡曲》《萨郎曲》等。
在羌族地区,女孩子吹口弦,羌笛一般由男人吹奏,需要从小练习“鼓腮换气法”。初练者用一根吸管在杯子里不间断吹气,升腾的气泡不能停,一边吹气,一边换气,难度极高。逐渐增加持续吹气时间,最终才能掌握羌笛吹奏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愿意学习制作和吹奏羌笛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复杂的工序、讲究的选材以及吹奏技法难度高、耗时费力等诸多因素正成为羌笛技艺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我国传统民间技艺面临的共同困境。
释比文化
如今的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崇尚万物有灵,通称为“释比文化”。
宗教首领称“释比”,是羌族传统宗教中不脱产的宗教教士或祭师,汉语泛称为巫师、端公等,其祖师叫阿爸木纳。在羌族社会,释比掌握着宗教经典,是沟通神、人、鬼之间关系的人,需要熟记民族历史文化和科技、医学、艺术、音乐、舞蹈等丰富知识,且在羌族民众中属德高望重的人物。在羌族的生产生活中,比如婚丧嫁娶、祭祀祈雨、祈福选吉、起屋架桥、占卜、选址、选日期、还愿、春耕秋收等活动都需要释比主持进行特殊的法事活动,护佑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