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19 19:51:35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文豪家,创作了很多关于战乱后民不聊生的诗篇,石壕吏,就是其中代表作。一个普通的小村子,一次官吏例行捉人,为何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忍直视的篇章。其中的故事又有哪些呢?

杜甫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1)

故事一:安史之乱

背景:

安禄山发动叛乱,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但他带来的蝴蝶效应让看似富强的大唐王朝变得千疮百孔,一地鸡毛。

安禄山的叛变引发的导火索,让各地心怀疑胎的将领揭竿而起,割据重镇,自立为王。唐朝为了镇压割据,强征赋税及劳役。让原本饱受战乱痛苦的黎民百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真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俗话说建设困难,破坏易。

短短八年时光,唐朝近百年的盛世辉煌不再。十室九空、易子而食、土地荒废、人烟断绝,荆榛蔽野、井邑穷民,不满百户等词语出现在史书之中。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杜甫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2)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芳,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影响:

一、 诸侯割据,中央失控

为了平定叛军,中央需要做出妥协。正是这种妥协,才让唐朝得以延续。但这种妥协实际上却是饮鸩止渴,让中央的权威逐渐消散,为后期的战乱埋下伏笔。戏曲《打金枝》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的故事。

二、 民不聊生,民心思变

唐朝为了维战争这台烧钱机器,*鸡取卵,过度压榨百姓。再加上因战乱失去生命、荒废的田地,原本应该减负免税的唐朝,却背道而驰。乱设税目、强征百姓。让原本脆弱的小农经济,变得支离破碎,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暴虐的唐朝。进一步动摇了唐朝根基。

三、 边疆不稳,疆域缩水

边疆游牧民民族对中原王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你强大时,你就是我的老大,跟在你屁股后面当小弟随从。一旦你发生叛乱,或者根基不稳,我就趁机打秋风,或者自立为王。

安史之乱让盛世的唐朝从顶峰跌进谷底,对边疆的游牧民族逐渐失去控制力。控制力的缺失,给了心有异心的少数人可乘之机,趁机叛变。也让原本辽阔的疆域迅速缩水,中原王朝也时常面临南下的威胁。

故事二:石壕吏发生的那晚,杜甫为什么不阻止

1、不在真实现场

杜甫写石壕吏时,在军中担任职务(华州司功参军)。在赴任的过程,遇到官吏下村抓人的可能性会比较小。十室九空、十不存一,这样的词汇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现实的情况更加凄凉与荒芜。

石壕吏夜晚捉人的故事,应该是杜甫与其他官僚闲聊时听到的一个小故事,再加上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进而挥笔泼墨写这首实情诗。

2、官位低微,无权阻止

杜甫虽然是朝廷命官,却只是一个九品小官,连当地的县太爷都比他的官职大。再加上杜甫只是路过人员,在当地无根无基,对于捉人的官吏更是有心无力。强控不压地头蛇,何况杜甫还不是一个强势的人。若是惹恼酷吏,自己也有可能被抓进去做劳役。

3、社会普遍现象,无力回天

在封建社会,各种压榨百姓的事情屡见不鲜。太平盛世还好一些,压榨的力度或者压榨的紧迫度没有那么大;一旦发生战乱,各种眼花缭乱的苛捐杂税层出不清,让普通百姓举日为艰。安史之乱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杜甫一个芝麻大的小官,没有那个能力改变社会现状。就连权力通天的皇帝,面对这样的情景,也是要做出相应的牺牲,相应的妥协。

石壕吏,短短的百十字,却道尽了天下百姓的艰辛之苦。兴亡都是百姓苦。这既是封建王朝的真实披露,也是封建王朝的天道轮回。

杜甫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杜甫写的石壕吏现在在哪里(3)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