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①: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①宁武子:姓宁,名俞,谥号为“武”,卫国的大夫。
【翻译】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聪明,当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裝糊涂。他的聪明是别人可以做得到的,他的裝糊涂,别人是赶不上的。”
【解读】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是一种潜藏不露的大智慧。大智若愚者,注重的是内心的修养,他们为人宽厚、达观大度,更不会为了眼前的得失而斤斤计较。有些时候,他们看似木讷,实则胸藏锦绣。这种大智慧表现的是内在的涵养,并非一些耍小聪明的人所能比得了的。
在本章中,孔子对宁武子的评价极高,他觉得在政治开明的时候,宁武子夕卜露的智慧很多人都能做到。可在政治昏暗之时,能够做到明哲保身,不为功名利禄而装糊涂的人却少之又少。这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可以说是做人的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一种境界,如果有人做到如此地步,那在这个世上就不会再有什么事情可以对他构成威胁了。因为在这种智慧面前,其他的谋略、才智等,都只能乖乖地“甘拜下风”。
从表面上看,拥有这种智慧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愚、拙、讷,无论怎么看都很消极、无能,很难让人对其产生不错的印象。可是,他们表现出来的愚、拙、讷只是一颗烟幕弹而已,这样可以为他们减少一些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攻击。其愚钝的外表,虽然让外界降低对自己的期待,但其实际表现却能让别人对其刮目相看。
在殷商末期,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有一次他与群臣一起喝酒,过了一会丿L,他问身边的人喝了有多久了,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此时,只有箕子一人清醒,纣王便问他,箕子想了想回答道:“臣喝多了,不知道现在是何时辰。”其实,他并不是不知道,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说出当时的时辰,轻则免官去爵,重则性命不保。在这进退两难之际,装傻充愣就是最好的选择。
战国时的信陵君,在他“窃符救赵”,违背了魏王的意志之后,他也深知自己难容于魏王,在秦国的反间计下交出了自己的权力。后来,他还称病不再上朝,并彻夜寻欢作乐,以此消除了魏王对自己的猜忌,保得了自身的周全。他运用的便是这种大智若愚的韬晦之术,否则的话,恐怕等着他的将会是身首异处的下场。
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个聪明人很难,但是想要做个聪明的糊涂人更难。有许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在想方设法让自己聪明起来,等到自己的聪明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收敛自己的聪明才智转人“糊涂人”的行列。不过,真正能够转型成功的人却不多见。因为学糊涂要比学聪明困难多了。这就像一个人向前走和退着走一样,无论你后退的步伐有多么娴熟,始终都不会有前行的步伐那么协调。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说宁武子的聪明易学,糊涂难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