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池
番山一带一直是文化教育的“圣域”——长达900多年,历史不变,教泽绵长,这在广东独一无二,在全国亦是罕见的。到了宋代理宗时,已建成了一定规模的番山书院,具备了讲学、藏书、祭孔等功能。《广东通志》:“又采《爱莲说》,种植莲花在番山边的小池,学士可游泳,有“浴沂咏归”之遗意焉。今废。”现存孙中山文献馆前的翰墨池,很可能是后人在故址上重新挖掘的,较以前的荷塘已大大缩小了。
番山亭
番山在广州老城的中心地带,古代濒临珠江,为了城市建设的需要,南汉时就凿平,留下了一个小山坡。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周自强在番山上建九思亭,历代在此建亭十多次,屡建屡废,屡废屡建,这是在广州绝无仅有的。康有为、梁启超、朱执信都曾经在这读书。
第二站 致美斋
明代,广州的酒楼茶室遍布全市,酱料调味品行业也发展起来。乾隆中期,出身于八旗书香世家的刘守庵在文德路开设了“致美斋酱园”。因为铺面选在广州有名的城隍庙前,地居闹市,兼之老板经营灵活生意便渐趋兴旺,至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致美斋酱园在广州已小有名气了。
知名的品牌有:“小磨麻”“洞味油”“添丁香醋”“天顶抽”等与招牌“致美斋”一起,风靡时世。
第三站 都城隍庙(广东都)
原本这座城隍庙规模宏大,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廊庞等。拜亭的左右面有斋宿所,供新上任的省、府、县长官致祭城隍神时寄宿。
城隍神以“鉴察司民”为职责,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十分威严的,大多由本地有功于地方百姓、去世的名臣英雄或聪明正直的人士来担当。担任广东都城隍的,据记载,有大名鼎鼎的海瑞。
城隍神,是我国世俗信仰和道教信奉的一个地方的守护城池之神,也是一个地方的守护神。城隍庙成为老百姓膜拜和寄托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