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统合能力客观的说是每个人天生所具有的,这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环境互动中得到强化。所以有观点表明感统能力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引用发展心理学中的记述,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完善需要经历5个阶段,其中第一第二阶段就是建立感觉通道,获得信息,然后发展感觉动作,与外部接触。
所以感统功能异常或不良的儿童,虽然具备健全的肌提和神经组织,但大脑不能很好的协调运用导致出现一些问题表现。下面就通过5种常见生活场景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这篇小文不仅可以给家长朋友作为参考,也能对新入行业的感统师提供一些判断方法。
从我们熟悉的日常中,比较能够观察出孩子的表现,即使对于专业感统训练师做评估时也要通过问卷来详细了解孩子的日常。
一,穿衣服脱衣服困难
这一点存在困难的孩子,估计不在少数。我的小孩也如此,上初一了早上穿衣服穿袜子要磨蹭十分钟。
对于年幼的儿童,自己扣扣子相当有难度。因为扣子本身形状和洞的大小,需要两只手协调好动作、力度才能准确完成,十个指头的协调能力不足,扣半天也费劲。
此外有的儿童穿鞋子不会正确蹲下,感觉吃力笨手笨脚,常常做到地上。家长教了几次,往往没有耐心。
还有就是穿脱裤子难度较高,特别是单脚离地进入裤腿这个动作很多孩子站不稳,常常跌倒。
在这个场景中的孩子除了加强手部触觉练习,还可以增加其敏感度和平衡感,比如蒙着眼睛找东西。
二,吃饭时的问题
很多孩子到一定年龄还不习惯用筷子,只依赖勺子,刚才提到过的手部触觉不灵敏,精细动作协调不够。
还有的孩子吃饭很容易撒的哪都是,感统不良让手部不够灵活,所以使用勺子和嘴巴咀嚼食物的动作也做不好,才容易掉饭粒。
同时,这样的孩子爱流口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舌头舔上下嘴唇,可以锻炼控制能力。此外,还要留意孩子倒水的动作,很多孩子每次都会洒出很多水,对于杯口的位置和水壶之间的距离判断不好,提高手眼的协调能力非常关键。
三,其它一些异常表现
1,有的孩子剪指甲时很紧张,而且总害怕伤到自己,所以一惊一乍。这种情况可能是过去疼痛的经历,也可能是触觉防御过度。还有的孩子怕毛绒的物体接触皮肤,很怕痒。
2,对方向和顺序把握不佳,有的孩子在整理桌椅时方向常弄错,视觉空间能力不足。鞋子也偶尔会穿反,拆开的玩具很难归位。
3,那扫把,干活时的动作很笨拙,身体不够平衡,在扫地时显得笨手笨脚,这种孩子大多是因为前庭平衡适应上的问题。
如果你想了解感统训练师的报考政策,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