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扬州的瘦西湖,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二十四桥明月夜。
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一出,二十四桥便誉满天下,多少人为之苦苦探寻。二十四桥成了千古之谜: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
据《一统志》载,隋朝时曾置24桥于扬州,唐朝时仍可见到那24座桥,分布在当时扬州最繁华的街道上。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认为,二十四桥就是二十四座桥,因为唐时扬州城内水道纵横,他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每一座桥名: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桥,证明了扬州无愧于“桥乡”的称号。后水道逐渐淤没。宋元祐时仅存小市、广济、开明、通泗、太平、万岁诸桥。到了明朝,二十四桥已全部毁坏,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桥都不见”的诗句。现今仅有开明桥、通泗桥的地名,桥已不复存在。
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支持二十四桥是二十四座桥说,他曾著文提出:“这到底是一座桥的专名呢,还是说有二十四座桥呢。”然后他说,只有以往事的繁华才能衬托出杜牧眼中的萧瑟,一座桥怎么能表现出繁华呢?扬州的桥自隋朝起就已分布在全城了。沈括的《梦溪笔谈》已经考订出二十四桥的名字,并且指出在那时(约1064年)二十四桥已仅存几座了。茅先生认为《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的意境是感叹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二十四桥和未凋的草一样,依然存在,但江南秋尽,那在桥上吹箫的玉人却不知哪里去了。使这月明之夜更显得凄凉。
清代李斗在他的《扬州画舫录》中说“美人之说,盖附会言之矣!”他说二十四桥是指一座桥。“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过去桥边种植不少芍药,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在扬州西郊边、长有盛开的芍药花。周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本是文人欢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盈,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也有野史说是隋炀帝的作为,二十四桥即炀帝以歌女数改名(也有说隋炀帝以自己的妻妃数命名),但无以稽考。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和地方拨款,按《扬州画舫录》记载和珍藏的扬州著名画师袁耀所绘《邗上八景·春台明月》册页、乾隆《南巡盛典图》等有关史料,结合地形地貌现状,兴建了二十四桥景区,包括新建的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十字阁、重檐亭、九曲桥,后又续建了望春楼、栈桥、静香书屋等。桥是玉带状单孔石拱桥,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桥两端各铺二十四级台阶,并护以二十四根栏柱,处处人为地与“二十四” 相扣,旁边还竖有“二十四桥”的标志碑。
毫无疑问,历史上一定有二十四桥,而非诗人杜撰,只是诗人眼中的二十四桥,后人无法考证。沈括与李斗笔下及民间传闻,各执一词,难断究竟。现在的一座小石桥,虽然处处皆与“二十四”相扣,并立有“二十四桥”的标志碑,但也难了结“二十四桥,究竟是二十四座桥,还是一座叫‘二十四’的桥”这一历史悬案。不过,有了这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悬案,也多了一份神秘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