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评书先生遇到有人砸场子时的应对方式。
近几年来郭德纲经常在台上科普旧时相声艺人的规矩、门派等等,大家都有所了解了。今天我们谈谈相近的另一个行当“评书 “的规矩。
郭德纲在台上说过多次,观众对唱戏的称“老板“,对评书的则称为”先生“,究其原因一是说书尊孔圣人为祖师,称为圣人门徒,二是评书除了让人身心愉悦外,还讲究通过故事的呈现劝人向善。江湖上则称为”团柴的“。
在旧时的书场通常是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放一根榆木制成的粗香。说书人进场后会在桌子上放上毛巾,把纸扇顺着放在桌面上,掏出醒木。这些准备好了,就预备开书了。开书通常用引场词,就是定场诗。各位先生的惯用词都不一样,主要是为了压言和引导观众进入状态的作用,有一首传播面较广的定场诗如下:
“一块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人。圣人一块警儒教,天师一块警鬼神。僧家一块劝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一块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说书人说完后,将醒木拍打在桌面上,发出一个清脆的声音,就表示本场书开始了。
旧时的说书人,和相声一样,讨论师承,相声如果师门不清还有个“海清“的说法,评书如果没有师承后果更严重,知晓的同行可以直接进来砸场子。砸场子成功了,能把说一天书的收入全部拿走。还会被观众唾弃,没人评理。
所谓的砸场子是这样的,说书人甲正在说书,同行乙走进场子,把桌子上的毛巾盖在醒木上,然后把扇子横着放在毛巾上。就看说书的人怎么来处理。如果甲没有拜过师傅,断然是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如果甲直接拿开了扇子和毛巾,那就是外行在冒名说相声。乙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拿走他的醒木、毛巾和说书的收入,不准他再继续说书了。
如果还想从事这行业,只能去拜师学习江湖规矩。学会了一套说辞就能应对这种情况了,有一套应对是这样的: 左手拿起扇子说“扇子一把,抡枪刺棒,周庄王指点于侠,三臣五亮共一家,万朵桃花一树生下,何必左携右搭。孔夫子周游列国,子路沿门叫化,柳敬亭舌战群贼,苏季子说合天下。周寄托流传后世,论古今学演教化。”说完拿起醒木拍在桌子上,继续说书。这就算化解完毕了,证明自己有师承,是同行。乙也不好说什么了,看完书了通常还要请罪客气一番。论述下师承互相奉承一番。如果甲成功化解了这一次,还可以在刚才的基础上再反考下乙,拍完醒木后,还是用毛巾盖上醒木,扇子横放上面,再说另外一套词:用左手拿起扇子 “一块醒木为业,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遍为家,万丈波涛不怕。”这是把毛巾放在左边,右手拿起醒木,“醒木能人制造,未嵌野草闲花,文官武将亦凭他,入在三臣门下。” 说完拍醒木。
乙这时就要按照江湖规矩有两个选择,一是帮甲说一段时间书,帮完了场子再走。二是如果不知道应对,就要包赔一天的损失。所以如果不是老说书人,不会贸然去砸场子的,不清楚对面底细遇到有拜师传授的,很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和评书拜师的原因有很大关系。北方评书基本都是三臣“何良臣、邓光臣、安良臣”的传人,说书人收徒很为谨慎,分为“入门”、“摆支”两种,仪式要搞得比较大,给师门同行、老前辈要发帖邀约,众人见证,这样以后走江湖才能避免被砸场子给同行笑话。
感谢阅读,想知道更多有趣的故事,请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