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外卖行业分析(1)——历史演变
- 引子
- 互联网外卖平台发展历史
- 外卖行业分析(2)——美团做对了什么
- 外卖行业商业模式
- 美团与饿了么核心能力差异
- 美团占有率实现2:1饿了么原因
- 外卖行业分析(3)——抖音入局,未来如何
- 外卖行业规模
- 抖音加入后外卖竞争格局
- 总结
外卖行业历史演变
引子
外卖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从古代清明上河图就有外卖小哥的身影,对于不愿自己做饭或者又想吃某家食物的人来说,寻求配送食物的渠道自然成为“刚需”。
在过去的外卖行业中,主要是商家自建配送团队,将一些对时效要求没那么强的食品送到客户手中,比如典型的肯德基宅急送,必胜客宅急送,小龙虾外卖等等。其核心诉求是当用户无法到店点餐时,解决吃饭问题。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外卖不再局限于有自己配送团队的商家,一方面互联网流量使得商家能服务到更多的用户,从而摊薄成本;另一方面配送平台的构建进一步降低了配送成本,使得几乎每个人和每一个商家都能被外卖平台连接起来。自此外卖成为餐饮行业更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互联网外卖平台发展历史
2009年饿了么成立,主打高校市场,早期采用人工订单模式,后续饿了么app上线,在外卖市场站稳脚跟。
2010年美团成立,2012~2014开始陆续进军外卖行业,2015年与大众点评合并,重点发力外卖行业并迅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2014年百度外卖成立,发力白领市场,在2015年形成外卖行业三足鼎立的格局。2016年,百度决定主要发力AI和自动驾驶领域,百度外卖逐渐边缘化。
2017年,腾讯投资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的美团,阿里投资饿了么,在2017年上半年,美团和饿了么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1%和41.7。
2017年8月,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为54%,饿了么与美团正面交锋。
2018年,在美团与饿了么的对决之中,美团发力下沉市场,利用二三线城市的覆盖率优势,将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到60%,稳居第一。
接下来几年之中,美团和饿了么市场份额基本都保持在2:1的比例之下。从结果上来看,似乎从阿里收购和收购百度外卖等一系列操作开始,饿了么就逐渐被美团拉开差距,那具体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中仔细探讨。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继续发展,外卖又迎来了新的搅局者,抖音外卖随着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也来到了行业竞争之中。
2021年7月开始,抖音APP上线心动外卖小程序,并首先接入了肯德基,喜茶等具备自营配送能力的商家。
2022年8月,抖音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实现抖音导流,饿了么履约的外卖模式。
2022年12月,抖音与达达,顺丰同城等合作,基本实现订单同城1小时达,并于2023年初开启若干城市商家自助入驻。
梳理完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过去来看,2017~2018年间,美团是如何从与饿了么市场占有率1:1逐渐发展成2:1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另外,抖音加入外卖的竞争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是否会改变当前外卖市场的格局,也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会试着分析一下这两个问题。
- END -
当然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深入学习,有任何问题或者还有啥想了解的,欢迎私信我。
往期推荐
- Excel数据分析——数据输入
- Excel数据分析——数据处理
- Excel数据分析——数据透视表
- Excel数据分析——函数与公式(上)
- Excel数据分析——函数与公式(中)
- 数据分析必备五大思维(一)——结构化思维
- 数据分析必备五大思维(二)——分类思维
- 数据分析必备五大思维(三)——对比思维
- 数据分析必备五大思维(四)——统计思维
- 数据分析必备五大思维(五)——归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