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第二次到荣国府其实是来还人情的。
刘姥姥是一个朴实的庄稼人,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深知做人的道理,知道感恩。她第一次来荣国府是纯粹来求救济的,冬天来到了,家里吃没得吃,穿没得穿,眼看着一家人就过不了冬了。怎么办呢?总不能眼看着一家子冻死、饿死啊?
刘姥姥想到了姑爷家从前连过宗亲的贾府来了。可是,姑爷拉不下脸来,不好意思去告借;女儿也是年轻媳妇,更是腼腆;说不得,还是自己舍下这张老脸,来为一家人寻个活路吧。
就这样,刘姥姥带着外孙子板儿来到了荣国府。经过一番周折,见着了管事的凤姐,拿到了20两银子。这样,刘姥姥一家人才度过了难关。
冬天过去了,刘姥姥一人家的日子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很艰难。但是,善良、有感恩之心的刘姥姥最惦记的,还是在困难中帮助了自己的贾家人。她总想着,人家贾家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帮了自己,那么,这份恩情可不能忘,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刘姥姥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家里能有什么呢?无非就是地里自己精心侍弄的瓜、果、梨、桃这些东西罢了。
于是,刘姥姥在果蔬成熟以后,一点都没舍得吃、没舍得卖,挑好的摘下来,趁着新鲜就赶着给贾府送来了。东西虽然不值钱,难得的是这一份真诚的感恩的心。
刘姥姥这次来,投了贾母的缘,两个老人家相见恨晚,聊得很投机。因为刘姥姥的到来,荣国府的内眷们也着实欢乐了一番。走的时候,大家多有物品、银钱相赠。这里面最大的一笔银子,是100两。
那么,这100两银子是谁给刘姥姥的呢?想必大家一定会说,书上不是明明白白的写着呢吗?王夫人给的呀。叫她回去拿着或置办些田地,或做个小买卖,不要总是投亲靠友的。
可是,在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面,这100两银子却不是王夫人给刘姥姥的。是谁给的呢?原来,在87版电视剧里面,这100两银子是乐善好施的贾母送给刘姥姥的。
为什么87版《红楼梦》要在此处进行改编呢?大概是因为这两点原因吧。
一、符合原著中贾母的人设
在小说当中贾母本来就是一位善良、慈祥、乐善好施的老人家。她喜欢行善积德,帮助弱小,刘姥姥的生活状况不好,她既知道了没有不帮的理由,所以,送了100两银子给刘姥姥。
二、符合生活真实
贾母和刘姥姥很投脾气,两个老人家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贾母和刘姥姥俨然已经成了跨越阶层的好朋友。刘姥姥要回去了,贾府的老封君贾母当然要送她一份大礼。
所以,老太太把自己的衣服、还有别的好吃的、好玩的、刘姥姥指名儿要的药品,大包小包的送了一大堆,临了又加上了100两银子。没毛病,符合生活逻辑。
不过,笔者认为87电视剧对这个银子赠与人的改编,不符合曹雪芹的想法。其实,还是由王夫人赠与更合理。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刘姥姥是王夫人的亲戚
刘姥姥最初来贾府就是来求王夫人接济的,她家算起来是王夫人这边的亲戚。第一次来,王夫人没有见她,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王熙凤接待她的。凤姐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帮刘姥姥一家度过了难关。对凤姐的处理方式,王夫人是满意的。
现在,刘姥姥又来了,并且是拿了东西来看望大家的。王夫人觉得刘姥姥很懂礼,没有给王家丢脸。皇上家还有几门子穷亲戚呢,穷亲戚来走动不丢人。如果刘姥姥是那种不懂感恩,一味想占便宜的穷亲戚那才会让王夫人感到丢脸呢。
显然,刘姥姥不是那种人。她善良、淳朴,知恩图报,王夫人知道了她的为人,懂得了她的好,所以才送了100两银子给她。这也是王夫人的真心,要知道王夫人一个月的月例银子也才20两啊,这就相当于把自己差不多半年的工资收入送给了刘姥姥。
并且,王夫人交代的明白,希望刘姥姥用这个银子置办产业、或者做买卖,总之,是希望她以后能够自力更生,毕竟投亲靠友不是长久之计。只有真关心你的人,才会说出这样不怕你恼的话。细想一下,王夫人对刘姥姥的嘱咐是很有道理的,也确实是为了刘姥姥好。
二、王夫人被刘姥姥的故事打动了
刘姥姥第一次来,王夫人有事,没有接待刘姥姥。第二次来,刘姥姥和大家相处的时间长一点,她凭借着自己幽默诙谐的口才,赢得了荣国府众人的喜爱。特别是她善于观察,发现老太太、王夫人都相信神佛之事,就故意编了一些因果报应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王夫人本就信佛,平日又是好施舍的,她被刘姥姥的故事打动了,就送了银子给她。那么,这么“善良”,这么相信“因果”的王夫人,后来却狠心地赶走晴雯、金钏儿、四儿、芳官,间接的造成了晴雯、金钏的死亡,拆散宝玉、黛玉的姻缘,导致黛玉抑郁而亡、宝玉出家做和尚,这岂不是对她“乐善好施”的形象最大的讽刺吗?
所以,按照曹雪芹小说里面故事情节的发展逻辑,还是由王夫人赠送这100两银子的好。
总的来说,这100两银子还是由王夫人送给刘姥姥更为合理。87版《红楼梦》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情节改编的不符合原著设定。我们要客观看待这部电视剧,不能将它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