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尹星云 摄
北京白石桥东北角,首都体育馆(简称首体)在此矗立了半个多世纪。翻开历史长卷,首体的身影出现在新中国体育史的一幕幕经典画面中:1971年中美乒乓球友谊赛、1981年男子冰球世锦赛、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浓缩着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变迁,也映射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历史进程。
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体经整修改造,已于日前亮相。外观虽是旧时模样,内部却焕然一新,更环保、更舒适、更具科技感。走过53年历史的首体,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中国体育的过去与未来。
见证历史时刻
1968年,首都体育馆从当时的北京西郊拔地而起。这座能容纳1.8万人的体育馆成为当年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当年,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到设备,都是自主完成。
1971年,田有年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首都体育馆工作。从服务员做起,到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滑雪部主任,田有年在这座体育馆里埋头干了40多年。“中国体育那些重要时刻,我几乎都经历了,就是没在现场看到中美乒乓球友谊赛,有些遗憾。”田有年错过的,是1971年那场“以小球转动大球”的比赛。那一场“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进程,也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赛事在首体举办,首体成为中国与世界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的重要平台之一。
“首体承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体育比赛是1990年亚运会。”田有年回忆说,当年在首体举行了体操等项目的比赛,国内在办赛方面也开始对标国际标准,不断积累经验。
50多年间,首体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改造:第一次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场馆在照明、音响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第二次为了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历时两年半的改造让首体内部设施焕然一新,“环保”成为关键词;2018年年底开始,为了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体第三次“闭关”改造,就此成为“双奥场馆”。从设计上看,改造后的首体是国内第一座实现夏、冬两季项目转换的体育馆。位于场馆中间的场地铺设活动地板,移开地板后,下层可作人工制冷冰场,举办冰上项目的赛事活动。
汇聚国人情怀
1971年,16岁的兰立第一次到首体时,还是哈尔滨冰球二队的一名小队员,“那时滑冰都在室外的天然冰场,我们不明白体育馆是怎么冻冰的,一到馆内觉得特别震撼。”
1981年,男子冰球世锦赛甲级C组比赛在首体举行,当时的场景田有年记忆犹新:“看比赛的人特别多,连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首体南门外的几个小门房是当年的售票处。每到赛事活动前夕,买票的人能排一两百米。“大家的热情非常高,还有人连夜排队买票,比赛几乎场场爆满。”今年87岁的首体原工作人员杨素勤说。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首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之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掀起了滑冰热,首体开始对百姓开放。“首体是全国最早对公众开放的体育馆之一,冰场开放时非常火爆,高峰时能有上百人在滑冰。”田有年说。除此之外,首体还开始承接商业性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又一次走在了国内体育场馆前列。
在首体举行的各类体育和文艺活动多了起来,当时,到首体看比赛成为北京市民时尚消遣之一。“那会儿花两三毛钱在北京看一场国际比赛,是件非常不得了的事。”杨素勤说。
“从1986年起,首体用了5年时间从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实现了向自收自支的转变。”田有年认为,对全国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来说,这是个有开创意义的探索。
再迎发展契机
1993年,原国家体委进行机构调整,运动项目五司与首体合并办公。随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在首体成立,首都体育馆正式成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大本营”。
事实上,作为国内第一座室内制冷冰场,首体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队和花样滑冰队的训练基地之一。据兰立介绍,此前两队的训练主要依靠东北的天然冰场,到了深冬,东北气温太低,队伍会转场到首体。后来,首体的主馆旁边新建了训练馆,队伍有了进行全年训练的条件,便在首体“安家”。
训练条件得到改善,运动员们进步飞快。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短道速滑被列为表演项目,李琰获得一金两铜。1994年,陈露在冬奥会花滑赛场为中国代表团摘得了首枚冬奥会奖牌。
首体支持着中国冰雪运动起步和成长,也陪伴它经历高峰与低谷。1998年长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拿到6银2铜,几次与金牌擦肩而过。“当时首体大院里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失落的情绪。”田有年说,队伍回到北京后,几次进行总结研讨,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
在短道速滑名将杨扬的记忆中,那段时光煎熬又难忘,“为了一个目标要再坚持4年,对每个人都是考验。”她曾在首体先后训练、生活了14年,最终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随着中国体育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冰上项目的国际赛事落户首体。2015年7月31日,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中国冰雪运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体也被选定为冬奥会竞赛场馆之一。2018年年底,首体开始修整改造。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让这座53岁的场馆重新焕发光彩。
如今的首体,门前是纵横交错的立*通,当年还显偏僻的北京西郊,早已发展成繁华街区。首体见证着新中国体育的发展进步,也与时代共同前行,在守望中记录历史,也在进取中续写传奇。
(记者 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