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季节差异角度看,在轿车的13款车型中,轿车夏、冬两季百公里能耗差异普遍低于1度。能耗水平差异大于1度的有3款车型,其中比亚迪秦Pro新能源差异最大,两季百公里能耗差异达2.5度。
由于SUV的车身体积与自重更大等方面原因,SUV车型夏、冬两季百公里能耗水平整体差异相较于轿车要更为明显。夏、冬两季能耗水平差异大于1度的有5款车型,其中比亚迪唐新能源差异最大,两季百公里能耗差异达3.2度。
结合区域与季节变化看能耗,东北与西北地区在夏、冬两季温差极大,冬季严寒,气温普遍在-10℃以下。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导电性能减弱而电阻增大,加之冬季暖风的使用,造成东北与西北地区冬季能耗明显高于夏季。
而华南地区在夏季潮湿炎热,特斯拉两款车型均采用玻璃材质车顶,隔热效果差,车内制冷消耗额外电能。
在广大的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四个区域,夏、冬两季气温差距明显小于东北与西北两区域,以北京为例,冬季平均气温在-6 ~ 6 ℃之间。因此,由温度引起的对电池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有所减弱,夏、冬两季能耗差异明显减小,且随着区域南移,能耗差距呈现逐渐减小趋势。
在续航里程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奇瑞小蚂蚁、几何E等里程达成率高的4款车型,均来自于中国品牌传统车企的产品,而特斯拉的两款主销产品,标称里程达成率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