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潭公园的贴梗海棠
成都曾有碧鸡坊。南朝梁《益州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唐杜甫《西郊》诗云:“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唐宋时这一带也是海棠花盛开的地方,陆游《海棠》说:“十里迢迢望碧鸡,一城晴雨不曾齐。今朝未得平安报,便恐飞红已作泥。”
而当年碧鸡坊便是薛涛的居住地,因元稹的一去不回,在望眼欲穿之后,将这份情感埋在了心里,郁郁寡欢,闭门谢客。先是在浣花溪每天与浣花笺相伴,年老做不动笺纸了,就搬到了碧鸡坊。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知她是喜花爱花如花之人,特地送来了棠梨花。薛涛亲手栽下了棠梨花,作《棠梨花和李太尉》说:“吴均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棠梨花白,海棠花红,交相辉映,象征着人既美丽又聪明伶俐。
武侯祠的海棠。图片来源:Henry Jiang
蜀中许多地方也遍植海棠,嘉州就有海棠香国之称,唐代薛能在嘉州任知州时,就对这里的海棠十分醉心,赞美说:“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蜀中广记》说,嘉州的海棠以紫色黄色为主,花小而鲜。无独有偶,大足也有著名的海棠园香霏阁,同样称之为海棠香国。洪雅“春多暇日,地富海棠,幸得为东道主”。在当时成都还建有海棠楼,就在成都府治西,是专门用于观赏海棠盛景所用的。
垂丝海棠
到了宋代,四川仍是海棠栽培的主要地区。宋代宋祁《益州方物略》描绘说:“蜀之海棠,诚为天下奇艳。”宋代沈立又的《海棠记序》中更是将蜀中海棠与牡丹并列:“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与牡丹抗衡,而又独步于西川矣。”故而,四川也被称为“海棠香国”。这些记叙成为一个印证:宋时海棠便和梅花一起,成为成都浪漫文雅之府的代表花卉。
两宋时人们对海棠的了解日益深入,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栽培日益广泛,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花卉品种。此时海棠花的品种也逐渐增多,出现了蜀海棠、垂丝海棠、紫绵海棠、千叶海棠(也叫莲花海棠)等。
不咏海棠
杜甫留下千古之谜
杜甫48岁那年(759年冬)来到了成都,而在768年的时候才离开四川地区,也就是说杜甫在四川一带整整待了八年的时光。而在这八年的时光中,杜甫虽然官途不顺心,但是诗歌领域却毫不懈怠,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佳作。
杜甫 图源网络
据统计,杜甫一生一共创作了1400余首诗,其中在成都之时大约写了475首,到夔州(今重庆奉节),他又做了410首诗,已然超过了一半。也就是说,这是杜甫高产的地点。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成都生活了多年的杜甫,却独独没写过海棠,要知道四川可是海棠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