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桓公的真实下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4 17:28:15

桓公临终大呼:“仲父不亦圣乎?圣人所见,不亦远乎?若死而无知,则可!倘有知,何面目见仲父于地下?”乃以衣袂掩面,连叹数声而亡。公元前642年,五霸之首齐桓公去世,享年73岁。

那管仲到底说了什么?齐桓公又是如何走到这步田地的?且听小喵慢慢道来。

蔡桓公的真实下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1)

剧照——桓公之死

一、齐国三贵,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时间回到长勺之战(前684年),齐桓公第一次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兴兵伐鲁,结果大败而回。此后,桓公将国事全部交给管仲处理,而自己则过上了享乐的生活。

这时,有一个人名叫竖刁,为了靠近桓公,居然自己把自己给阉了,这也算得上是太监的鼻祖了。传说竖刁长的比女人还美,又深得桓公之心,每日不离左右。

与此同时,在齐国的雍邑有一个叫雍巫的人,也慢慢的走在靠近桓公的路上。雍巫,字易牙,这个人和竖刁不一样,不是靠脸吃饭的,确实是有真才实学——就是厨艺。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鲁菜的创造者,拿手好菜名叫——鱼腹藏羊肉。

是不是觉得很一般,那我们来玩个拆字游戏就好了。“鲜”这个词,拆开来看,就是鱼和羊,这也是鲜字的来源,也因此易牙也被许多厨师拜为祖师爷。

蔡桓公的真实下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2)

漫画——易牙*子,替桓公取乐

言归正传,话说某一天,桓公随口说道:我尝遍了山珍海味,就是没试过人肉。过了不久,桓公喝到了一碗味道特别鲜美的肉汤,便问易牙怎么做出来的。原来易牙在听了桓公吃人肉的想法后,回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了,做成了这道菜。桓公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还是非常感动,从此更加宠爱易牙了。

此后,卫国国君的长子名叫开方,出使齐国。在见识到齐国的强盛后,便想留在齐国。开方作为卫国长子,日后是要继承君位的,却甘愿在齐国当官,桓公认为开方很喜欢自己,因此也非常宠爱他。

至此,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日后将要作乱齐国之人,终于汇聚一堂,时人称之为“齐国三贵”。

但这三个人,从现在看确实是无比钟爱桓公的,为何却被后人叫做千古小人呢?我们且来看管仲的一番评论。

二、管仲病榻论相,齐国后继无人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亲自来慰问。病榻前,桓公问道:仲父之后,何人堪任?

管仲不停的摇头,闭目无语。齐桓公急了,连忙问道:”鲍叔牙怎么样?”管仲开口说道:“叔牙嫉恶如仇,若要他执政,没人可以承受的了。倘若您不听他的话,对你两都没有好处。”

桓公默然,继续问道:“易牙怎么样?”

蔡桓公的真实下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3)

剧照——开方、竖刁、易牙三小人

任何事情都要透过表象去看它的本质,管仲听到桓公这一问,终于认真起来了,说出了他临死前最后一道建议:“易牙、竖刁、开方三人,请君远之。人情莫过于爱惜自己,而竖刁却能忍受自宫,做父母的无不疼爱儿子,而易牙却能亲手*自己的孩子,给您享乐;再说开方,甘愿放弃一国之君,却在齐国当一个大夫。这三个人,都有悖人伦,可见他们的野心会有多大啊!

齐桓公听后,不置可否,第二天,管仲去世。桓公任鲍叔牙为相,却依然亲近易牙他们,鲍叔牙苦谏不听,发病而死。至此,易牙三人横行无忌,专权用事,顺者昌逆者亡,桓公也终将为此,迎来他屈辱的死亡。

三、齐桓公饿死宾天,五公子争权夺位

公元前642年,齐桓公病重。此时三贵专权,密谋拥立桓公长子公子无亏继位。

为此易牙与竖刁两人,想出一条计策。在宫门外悬挂门牌,单说桓公病重,不想听人说话,不管是谁,一律不许入宫。

然后将宫门紧锁,只留出一个小口,和狗洞一般,每日让人爬进去看桓公是生是死。桓公躺在病榻上,四处无人,口中饥渴腹中无物,此时有一个宫女从墙后翻入,将易牙所为一一告知桓公。桓公仰面叹曰:“寡人不明,宜有今日!”连叹数声而亡,春秋再无姜小白

蔡桓公的真实下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4)

剧照——齐桓公之死,英雄难过小人关

话说桓公有五个儿子,依次为:公子无亏,公子番,公子昭,公子商人,公子元。桓公死后,公子无亏与易牙合谋,占得先机,集结士兵于主殿。公子番在开方的支持下,占据右殿;公子商人与元占据左殿。三方人马互不相让,只有公子昭出逃宋国。

而桓公尸体则无人收敛,放任不管。时值夏日,尸虫遍地,恶臭难闻。齐国众大夫前往调停,推公子无亏为君,是为齐孝公,主持丧事。

此时距离桓公死时,已两月有余,等到打开宫门进去,只见虫子在桓公身上乱爬,皮肉都腐烂了,只得用衣服裹住,尸水流了一地,此情此景,确实是悲惨之至。

王小喵说

纵观齐桓公一生,他的功绩不容否认,但他真的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既没有王者之才,也没有太多的远见。所以他的结局,其实早就可以预见了。

1、齐桓公只是一个俗人

齐桓公是一个极度追求生活享乐的人,说白了他很俗,只是少有人去关注他的私生活。

蔡桓公的真实下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5)

漫画——齐桓公

事实上据《管子•小匡》记载,齐桓公“好田”、“好酒”、“好色”。《战国策•东周策》更是很好的描写了他的好色:“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在《韩非子•难三》中也有记载:“齐国方三千里,而桓公以其半自养,是于桀纣也。”

因此,桓公有这样那样的嗜好,就说明了他不可能不宠爱奸佞小人,他有这样的结局,倒也不是很意外。只是他的功劳确实太大,而死的又太过凄惨,两相对比,显得特别惊人罢了。

2、管仲为什么不提前处理“三贵”呢?

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

桓公问于管夷吾曰:“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

夷吾对曰:“无害也。”

我们说管仲是“华夏第一相”,这样的称誉是不为过的。管仲深谙进退之道,对于桓公的弱点肯定心知肚明。但是在他身前没有指出来呢?

一方面他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做的太过绝对,要允许他人有放纵的机会,就比如我们如今的家长,如果对孩子管的太死,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也是管仲的自信,他很确信自己能够控制住局面,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管仲在世时,“三贵”几乎没能参与太多国事,就只是桓公的私人娱乐手段而已。

蔡桓公的真实下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6)

管仲——华夏第一相

等到他死时,才跟桓公提出来,因为他认为自己就是一道大坝,有他在就不会有洪水,而自己一死,这股洪水就会泛滥,因此才建议桓公远离三人。奈何桓公不听。

3、齐桓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如果说小人不至于乱国的话,那么桓公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老年太过昏庸,废长立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直到他死之前都没有明确的指定谁来作为继承人。只是宠爱三儿子公子昭,早在葵丘之盟上,将他托付给了宋襄公。但回国后,经不起别人挑唆,又口头答应立长子无亏为世子,可却不明令废除公子昭,这才致使了后来的五子相争。

文中提到,桓公早在葵丘之盟上将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而此时齐国却是公子无亏继位,公子昭已出逃到宋国了,之后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将会有什么举动呢?齐桓公死后,盟主之位空缺,又将有哪些人趁乱而起呢?

关注小喵,接下来我们继续讲春秋的故事: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

参考文献:

《东周列国志》

《管子》

《战国策》

《韩非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