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是中学课本里的一篇古文,选自《韩非子》。这个故事在《史记》中,蔡桓公变成了齐桓侯,两本书里说法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两本书里有一个是乱写的不成?
在齐国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两个有“桓”谥号,一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前?——前643年在位)。另一个则是田氏代齐之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田午(前400年——前357年在位),两人单字谥号都是“桓”。
但因为两者谥号相同,田午在历史上多被称为“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大名鼎鼎的稷下学宫就是他创建的。
谥号是指他本人死后,后人给总结的称号,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历史剧经常称呼在世时的皇帝谥号和庙号, 是不够严谨的。
那么蔡桓公是谁呢?
纪连海老师曾经考证后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蔡桓公”,但有一个被人称为“蔡桓侯”的人。蔡桓侯在公元前695年就死了,扁鹊出生时(前407年),蔡国早就被灭了,蔡桓侯已经死了280年了。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称谓中“公”与“侯”是根据周王室所授爵位来叫的。周王室分封诸国,共分为五个爵位: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个级别。所以,“公”的级别是大于“侯”的级别的。蔡国被封为侯国,国君自然只能称为侯,所以史书上并没有出现过蔡”X“公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各大封国也有称王的,这个称呼实际上已经与周王相当了。比如楚国的国君就称王,其实已经公开与周王室对立了起来。
春秋时候,蔡桓侯是蔡国(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的第七代国君,他是蔡宣侯的儿子,在位期间为前714年——前695年,共20年,但在历史上,蔡桓侯没有被叫过“蔡桓公”。
而且从年代上来推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齐桓侯更可信。难道韩非子写错了?有人也因此开始怀疑起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来。
原来,战国时称呼身份高贵的人,一般用封地为号,而国君则常用都城来做号的。 因为齐桓公时期齐国都城是上蔡, 所以此处用蔡桓公来代指齐桓公田午。韩非子只是在对人物的称呼上,引起了我们的歧义,实际的事件并没有错。
在汉末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文里,张仲景也曾经提到过这个故事,蔡桓公就是齐桓公田午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