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中医黑都拿着这张清朝皇室寿命图,来抹黑中医不会治病,真是中医都是庸医骗子,落后迷信?深层次的原因大家思考过吗?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大医精诚篇有一段: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从古至今,医生以给权贵人物看病为荣,因为治好了可以名利俱收,风光无限,但也最怕给权贵治病,要是没治好,权贵能给你富贵,也能让你从座上宾沦为阶下囚,甚至身死族灭。扁鹊见蔡桓公,言君有疾,被嘲讽打发,等病入膏肓时,再去请扁鹊,扁鹊也只能三十六计走上上计,再不走,自己也要搭进去了。华佗治曹操头风,因为治疗方式引起猜忌,反被下狱身死,害得连青囊书都失传了.明朝马皇后重病拒绝让太医治疗,也是深知自己一旦病逝朱元璋会诛*给自己看病的太医,其家人也会受到连累。
再来看大清朝太医院拥有当时最顶尖的医生,皇室后妃皇子公主缺平均寿命不高,又是什么原因呢?悬丝诊脉,大家都不陌生吧,很多影视作品都有悬丝诊脉的桥段,为什么医生不直接切脉,非要用悬丝诊脉,难道是炫耀自己的技术吗?那是被逼出来的,古代讲究男女大防,可悬丝诊脉有何尝容易,恐怕当今几十万中医,一个都挑不出来,所以切脉基本废了,有的还要隔着珠帘,所以望诊有可能也废了。 那如果换了现代医学给清朝后妃诊病,又会如何呢?抽血化验,拍片检查,是否会涉及一些隐私呢?后妃的私密影像被人回来传阅,会有什么感觉?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说是女患者进医院看病,医生拍完片惊呆了,患者脸部做过多次整容手术,不知道患者知道后会有什么感想,反正如果发生在清朝皇室,估计人头落地的人不会少。
再则,学医肯定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家境好的大家闺秀谁会学医进宫给后妃治病,吃了撑得?穷苦出生的宫女连大字都认不了几个,更不用说学医了。所以那时候医生基本都是男性,女医只是个别极少数,医术如何更是不好说,明朝谈允贤倒是个医术高超的女医官。所以在男女大防的大环境下,后妃生病真的只能看运气。至于皇子,未成年皇子,最怕得天花,要知道天花即便是现代医学,也是束手无策,只能靠疫苗来预防。康熙就是因为得过天花,才被定为皇位继承人。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种痘防天花,但是并没有推广。清代《痘科金镜赋集解》:“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由此蔓延天下。”也就是说,人痘术发明于16世纪中叶的安徽地区,具体发明人不详。明代许多著作如《金陵琐事剩录》《程氏医案》都提到种痘之事;清乾隆时期张琰在《种痘新书》中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1980年,世界才消灭了天花,所谓的消灭,是接种疫苗,并非是有特效药。
当然,并不是说太医院医生能包治百病,只是不会水平差到回让皇室后妃皇子公主平均寿命那么低,很大原因都不是医生的原因,而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太医院给皇室看病,既是荣誉,也是风险,治好了自然重赏,治坏了,身死族灭都不稀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慢慢的,大家就形成了默契,哪些药性太过峻猛,就尽量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为了保护医生,躲避责任,大家画了这个圈,就按这个圈的药剂药量走,结果这个圈越画越小,医生的过失也越来越小,有些需虎狼之药才能起效的病人,只能服用温和药物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差。不单单是太医院,民间医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参*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可谁又有办法呢?别说古人,现在人何尝不是,又根据科学检测报告,规范药典,用药越来越规范安全了,可是纯粹按药典用药病人能治疗好吗?药典规定附子有毒,用量3到15克,老中医李可往往破格用药,危急重症,甚至被科学西医宣布在家等死的危急重症患者,李可抢救时,附子一昼夜用到600克甚至更多,按照药典,李可可以进去吃牢饭了,可他往往却能用这样的药量让病人起死回生。那到底是药典错了,还是李可错了,还是治病救人错了?
再来看看现代医疗环境。北京同仁医院医闹事件,病人不满医生治疗结果,连捅医生21刀。820岳阳医闹事件,因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拉主治医生到太平间给死者尸体下跪,被工作人员拦下,然后家属打伤医生,打砸医院,21日岳阳各大医院约两百医护人员前往市政府讨要说法。还有更多的医闹事件,就不一一举例了。我就想说,这些医闹事件的家属,还不是皇亲国戚,只是普通百姓,或许有点小钱小势,医闹起来尚且如此。如果不能保护医护人员,恐怕现在的医生,不论中医还是西医,也只能学习清朝太医院,拥有最顶尖的医疗资源,也无法治病救人。那将会国家医疗体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