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腔已故名家名录,秦腔名家逝世名单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5 00:23:15

表演方面注重刻画人物内心,潇洒稳健,刚柔相济,质朴深沉;善于吸收兄弟剧种的特长,如京剧须生的身段做派、蒲剧的髯口、帽翅技巧、昆曲的步法指法等,使之融入自己的表演中。声腔方面在继承唱念韵味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京剧花脸唱腔的共鸣特色,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探索秦腔须生新唱法创出了一条新路。他的嗓音高亢清亮,行腔圆润流畅,韵味浓郁醇厚,声情并茂。尤其象《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堪称其代表做,至今广为流传,被誉为“小浩亮“。

第三位,康少易(1942年-)

陕西秦腔已故名家名录,秦腔名家逝世名单(5)

康少易,秦腔著名武生,1942年生于西安,其父为易俗社著名小生康顿易,自幼由李可易、王秉中、吴诚易等人以武戏开蒙。六七岁入易俗社学艺,十一岁演出《黄鹤楼》,一鸣惊人,后演《蝴蝶杯》中的田玉川、《还我河山》中的岳飞等角色,轰动京华,名震三秦。

陕西秦腔已故名家名录,秦腔名家逝世名单(6)

1954年入五一剧团学艺,受教于颜春苓等先生。1957年拜京剧教练张小楼为师,系统训练学习武戏基本功。1979年借调到西安市秦腔一团(尚友社),1988年到西安市艺术学校任职,2002年退休。代表剧目有《伐子都》《盘肠战》《铁公鸡》《嘉兴府》《十八罗汉斗悟空》等。

第四位,马友仙(1944年-)

陕西秦腔已故名家名录,秦腔名家逝世名单(7)

马友仙,陕西合阳县人。8岁考入咸阳大众剧团,学演小旦、兼演青衣。先后在秦腔传统戏《五典坡》、《玉虎坠》、《三滴血》、《游龟山》、《红楼梦》等大戏中担任主角。马友仙丈夫是已故著名秦腔小生演员、著名导演编剧李继祖先生。

陕西秦腔已故名家名录,秦腔名家逝世名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