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少帝赵昺,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7 03:33:03

宋恭帝赵显被掳到元大都后,元朝封为瀛国公,在元代脱脱等人编撰的《宋史》中,只是让赵显以瀛国公身份出现,作《瀛国公本纪》。对于赵昰、赵昺,只是作为“二王”身份出现在《瀛国公本纪》中。赵显长大后,对西藏佛教产生浓厚兴趣。18岁那年,在忽必烈支持下,他赴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和尊,学会了藏文,翻译了《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汉传佛教著作为藏文。到了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显知晓了自己从前身份。根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赵显当时作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表达了对南宋王朝和故土杭州的思念之情。此诗后来被元朝皇帝发现,触犯了文字狱,被赐死,死时年已53岁。宋恭帝赵显的人生最终结局肯定是不幸的,但比起平白无故被别人背负着葬身大海的赵昺来说,赵显是在成人谙事后,按照自己的理想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纵然因文字狱被害,但死得明白,死得清楚,死得无所畏惧。赵昺的人生可以说还未正式开始,因为他由“少帝”而成为“殇帝”,糊里糊涂地做了淹死鬼。对此,陆秀夫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陆秀夫扮演了一个直接*害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刽子手角色。

三位“宋少帝”,一位当皇帝时已经有20多岁,最后活到50多岁;一位当皇帝时只有17岁,最后只活到19岁;一位当皇帝时只有7岁,最后只活了8岁。由此可见,“少帝”之谓,可适用于青年、少年、童年三个年龄段的封建皇帝;“少帝”的人生,是封建帝王中不得善终的人生,充满悲惨凄楚的人生;“少帝”作为中国封建皇帝大家庭中的一种类型,是衰亡的象征、荒诞的象征、无望的象征。有诗叹曰:少艾少年少儿郎,少壮血气少阳刚。自从皇家出少帝,少字羞颜饰庙堂。秉性顽劣难成器,何谈社稷把舵掌。强虏压境重日荡,哪堪双帝同牵羊。八龄孩童成国殇,葬身海洋真荒唐。荣辱成败千古事,家国遇难同遭殃。唯有江河沧海涌,青山依旧青史长。

2020年5月3日于金陵四合斋

南宋少帝赵昺,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9)

作者束有春,文学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感知风*时代》《官场怪谋》等学术著作多种。现为《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关注*NJHFHHH,在旅行中感触历史)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