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最终官职,海瑞最后官职多高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8 18:06:19

三、海瑞只能看到问题,却无法解决问题

海瑞上奏的《治安疏》,文辞激烈、字字诛心。嘉靖二十年不上朝,沉迷修道炼丹,大兴土木,修造宫殿,法纪废弛等等,这些的确是嘉靖朝的大问题。难道只有海瑞看到了问题所在?

史料记载:

“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只要是为国的忠臣,哪怕是奸臣也能看到问题所在,而如何解决问题呢?这明显是个大议题,如此庞大的明帝国,难道一份痛斥皇帝的奏疏,就能解决问题吗?当然海瑞这么做也是很有意义的,而就算是徐阶、高拱也无法完全解决如此难题。

北宋的司马光就有此先例,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一个是保守派的领导者,另一个是改革派的领军人,可以说水火不相容。王安石变法几乎遭到了所有官员的反对,司马光就是那个举大旗反对的人。

海瑞最终官职,海瑞最后官职多高(5)

令人诧异的是司马光只批判王安石的种种不是,司马光明白改革是必要的, 但他无法给出解决方案。王安石却明确给出了解决方案,实施变法,做得多当然会错的多,不做事当然不会错,这难道就是王安石的错吗?

在我看来,海瑞比司马光要强不少,只是海瑞帮不了张居正,张居正当然不会重用他。

四、对朝廷来讲,海瑞作为形象人物最合适

任何一个机构,都有可能需要做形象工程,找些帅哥、美女或者明星撑撑场面,国家也是如此。海瑞在明代就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海瑞两袖清风、为民做主,还被百姓誉为“海青天”,任何人都说不出海大人的不是。

作为形象代言人,自然不会放实权。海瑞就像个吉祥物,被朝廷捧在手中,他代表着权力机关的真善美,以此提高政府印象分,安抚民心。

海瑞最终官职,海瑞最后官职多高(6)

五、官场容不下海瑞这种官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作为食物链顶端的高级物种,自然不会像动物一样简单,所以人往往有两面性。

隆庆二年,很多官员听说海瑞要来应天做巡抚,把本来朱红色的门柱刷成黑色,做过不法之事的官员干脆自动辞职。海瑞在众多官员中是个异类,他不服从官场游戏规则,只按照自己的套路来,不给官员留活路。

长此以往,当地官员当然受不了,于是很快就有人弹劾海瑞,说他庇护奸民,鱼肉官员、沽名钓誉等等。海瑞就这么被调离了岗位,不论海瑞多么正直无私,但他融不入官场的大环境,那么这位置就不会稳固,就更别提做出什么业绩了。

海瑞最终官职,海瑞最后官职多高(7)

​海瑞是明代最著名的清官,他一心为民,不掺杂私心,极其痛恨贪官污吏,是大明廉洁的典范。不论海大人被上层鄙视也好,不受人重视也罢,但从未影响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由于得罪了太多权贵,近代污蔑他的书籍和文章也比较多,最典型的例子,如饿死女儿,都是杜撰的。

海瑞去世之时,两岸数百里都是给他送行的民众,这就足够了。

参考资料:《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