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游必有方上句是什么,古人表示到此一游的经典语录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11:28:5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古时候有游必有方上句是什么,古人表示到此一游的经典语录(5)

孔子说,父母健在不远游,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以免父母担心)。这里的“方”,既是指要告知自己要去的地方,也暗含着不去父母担心的地方。不让父母担心,这也是中国“孝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首先是奉养。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这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使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孔子还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之所以强调“游必有方”,是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子女长多大走多远,父母总免不了为子女担心。子女随时告知父母自己的动向既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一种责任。在古代交通和传递信息都不变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好男儿志在四方。因为生活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终日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是,做到“游必有方”还是相对容易的。当今时代,交通和传递信息的媒介特别发达,做到这一点毫不费劲。“游必有方”,不让父母担心,这是每个为人子女者都应该努力做到的。

*在讲话中引用孔子的“游必有方”,是一种借用,旨在警示领导干部应当养成向党组织汇总个人情况的习惯,并严格坚守此项制度。

党内请示报告制度是我党的一项制度。主要包括:党员向党组织、党小组向党支部(党总支)、党支部(党总支)向学校党委请示报告的有关制度。党员向党组织请示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自己的学习、思想、工作情况;需要党组织帮助解决的有关问题以及党内纪律检查部门规定的应该报告的个人重大事项;党内外群众中的模范事迹或不良影响。

共产党员都应该通过党员定期参加党支部和党小组生活会向组织汇报个人的相关情况。领导干部忽视向组织汇报个人情况,就是组织纪律不严明的表现,更有甚者,可能已经严重违纪。因此,党内要加强请示报告制度建设,这既是对党员的约束,也是对党员违纪的有效预防。

古时候有游必有方上句是什么,古人表示到此一游的经典语录(6)

古时候有游必有方上句是什么,古人表示到此一游的经典语录(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