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 不远游
作者:省政协常委 杨朝明
曾有一位朋友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时,说儒学保守,缺乏进取精神,比如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在,不远游”这话的确出自孔子。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父母健在时,子女最好不要远离。一般说来,子女守候在父母身边,早晚请安,问寒问暖,尽其孝道,双亲大人含饴弄孙,幸福和谐,其乐融融。尤其父母晚年,特别需要人照顾,如果子女能殷勤侍奉左右,使老人尽享天伦,岂不很美!
“远游”之“远”乃相对而言。所谓“远”,可能不仅仅在于空间或者时间,更有心灵的因素。孔子时代与当今不同,那时通讯交通不便,子女在外,连捎个信儿回家都很困难。试想,子女“慆慆不归”时,肝肠寸断、哭瞎双眼的不都是慈爱的爹娘吗?远离父母,难尽最起码的孝道,恐怕只能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类的浩叹。当然,今天通讯便利、交通便捷,可以经常电话问候父母,父母需要侍奉时子女也能及时出现,可以不用斤斤计较距离的远近。孔子所说的“不远游”,基本精神在于为人子女不可不知父母的牵挂,这是一个并不难以理解的道理。
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在说“父母在,不远游”之后,孔子紧接着还有一句很关键的话,就是“游必有方”。所谓“方”,是指方向、地方或者处所。父母在世,尽量不要远游,却不是不可远游。一方面,父母盼儿女平安,儿女盼父母健康;另一方面,父母期待子女成材,子女也希望自己成材。理解父母的牵挂,知道自己的义务,就不该远离父母的视野,应当让父母“知其所之”,不用苦苦挂念和担忧自己去了哪里。孔子的话符合天理人情,不可拘泥解读。
当今社会,如果父母约束子女不离左右,子女孝敬父母墨守成规,不仅落后于时代,也不符合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意愿,更与孔子的本意相互乖离。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子女努力干事创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与“子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美德并不矛盾。《礼记·曲礼》也记载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子女必须更多地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的多方面需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来宽慰父母。所以,今人应该将“不远游”与“游有方”统一起来。
孔子一贯主张人立身处世要全面发展,他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重视子女奉养并孝顺父母,一定不意味着片面强调子女陪伴父母,与父母一起生活。儿女有成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孔子也从不反对一个人为了正当明确的目标外出奋斗。如果认为孔子主张子女不可离开父母左右,显然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