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到底有几种读音,有哪三种读音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18:39:44

导读:

生在讲普通话,使用规范简化汉字的时代,对于上古时期文字的认识远远不够。这篇文章通过对远古时期一些文字的读音、字形和含义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大量的中华古文字曾经产生、繁盛和死亡,只有极少数的文字存活到了今天。如果没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整理保存了一点古文字,那我们今天可能对古代文字的认识一片空白。明白这些,对我们学习和释读《周易》和《老子》等古代典籍,有极大的帮助。

百代从前逝,只今瓦砾空。

尧音多变幻,舜字化羌戎。

老辈迷经籍,青年忘古风。

唯存天上月,万里照苍穹。

最近读钱钟书的《通感》,文中开篇就说:“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拈出。”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忽然想说一说上古文字的失忆现象。在这里“拈出”古文字的失忆现象,对于我们理解《周易》和《老子》的典籍,会有一定的帮助。文字产生于久远劫以前,谁都没法说清楚文字产生的具体年代。最初出现的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这些符号不断地演变,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丰富,字音、字形和字义越来越多样。随着历史的变化,许多文字死亡了。也有许多文字发展出新的字形,许多字的音形义变得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像昆虫的一生,例如家蚕,最初的生命形式只是一个受精卵,慢慢孵化出来,成为一只幼虫,幼虫再发展,几次蜕皮之后,渐渐长大,化蛹,再演变成成虫,各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甚至大到形态和特性完全不一样。

例如,我在前一篇文章提到了闻一多先生说的一句话,“古光黄同”。这是说光和黄这两个字在上古时期,字形字义都一样。再发展到后来,加了个田字,变成了黄。不但这两个字是同源字,还有火和光也是同源。火燃烧起来就会产生光。太阳和月亮的那个光叫做明,不叫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夤[yín]”字条说:“(夤)敬惕也。此与十二辰之寅义各不同。释诂云。寅、敬也。凡尚书寅字皆假寅为夤也。汉唐碑多作夤者。凡云夤缘者即延缘。云八夤者即八埏[yán]。”八埏,《淮南子》又作八殥[yín]。这里显示出的几个字的变化是,寅变为夤,殥又变为延和埏。

《老子》中有“埏埴以为器”。《荀子·性恶》也说:“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説文•土部》:“埴,黏土也。”从字音字形字音上推断,“埏埴”的埏是炎的通假字。各家辞典都把这个字解释为“用水和土”,显然是错误的。不但现代的字典和词典错误比比皆是,就是许慎的《说文解字》错误也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许慎生在东汉时期,秦朝时开始的书同文政策已经执行了三百年了。数目庞大的文字已经丢失了。许慎只能将当时存世的极少数的文字编纂成《说文解字》,自己理解和认识不到的地方,那是非常多。

可以想见的是,方言有多少,文字字形就有多少。或者说,起初部落有多少,文字字形就有多少。例如,国家的国,保存在今天的楷书字形就有二十个,如果再加上已经丢失了的金文和甲骨文等更早期的文字字形,那就不知有多少个字形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司马迁推测项羽是舜的后代。重瞳子是什么意思?那是说这个民族的图腾符号里有两个大眼睛。唐和尧经常连在一起,虞和舜经常连在一起,这是么意思呢?

我们先看第一个尧字,其中透漏出的意思是,尧是烧的意思。 我们观察尧的甲骨文,是一个人守在陶炉前烧制器皿的意思。上面两个口,就表示陶制器皿。我们看器这个字,四个口就表示的是陶制器皿,中间一只犬在守护着这些已经烧制好的陶制器皿。到了后来,爻字上面的代表器皿的口,变成了三个土。字形发生了变化。《说文解字》说:“从垚在兀上,高遠也。”说明这个尧字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失去了它的本义。到了今天,尧字的音形义,完全和甲骨文没有联系了。

了到底有几种读音,有哪三种读音(1)

再看虞舜,虞在两周时期是管理山林的官员,这和它们的祖先有关系。虞是虎字头,这个字既和娱乐的娱有关系,也和舞蹈舞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在虞舜时期,要时刻防止老虎等猛兽的侵袭,要时刻做好防范。这就是虞和舜,于是预防的意思,舜是舞蹈的意思,这个舞蹈是古人的一种戒备动物和外族入侵的军事操练性的训练,舞蹈的时候戴着面具,这个面具的作用,可能在打猎的时候具有恐吓牛羊等动物的作用。虞这个字是虎字头,就表示他们戴着老虎的面具,所以这个部落的图腾符号有两个老虎的大眼睛。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挖出的4000多年前的绿松石龙的头部,就是一个虎头面具。面具上有有两个清晰的大眼睛。到了司马迁的时候,就只留下了“重瞳子”的传说了。到了今天,演化出了预防和舞蹈娱乐的意思。古字的音形义完全丢失了。

了到底有几种读音,有哪三种读音(2)

了到底有几种读音,有哪三种读音(3)

夏字继承了虞舜的面具。许慎解释夏这个字说,是两手两足加了一个“页”。页的读音正和“虞”一样,“页”是舞蹈时戴的面具。可见夏朝几乎是继承了虞舜的传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舞蹈的传统还保留在宫廷之中。孔子有一次就气愤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了到底有几种读音,有哪三种读音(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