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也在网上百度了一下,看了几篇有关于阿炳与《二泉映月》的文章,令我茅塞顿开。阿炳的父亲擅长道教音乐,阿炳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了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研究音乐史的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二泉映月》有明显的道教音乐特点,有五个变奏,是音乐学院科班所没有的。若要说《二泉映月》是从苏州小曲《知心客》演变而来,没道理。
那么《知心客》又是何曲子呢?20世纪30年代的老电影《马路天使》中有一个插曲《天涯歌女》,流行了几十年,这才真正是由《知心客》脱胎而来的。当时,导演袁牧找来了两首流行的苏州小调《知心客》和《哭七七》,要田汉重新填词,贺绿汀编曲,于是就诞生了《天涯歌女》和《四季歌》,经金嗓子周璇一唱,变成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声音记忆,直至今日,仍有种一曲已终,却能让人感到余音袅袅,绕梁不绝;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三笑》也用了曲牌《知心客》。这几首歌,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会哼上几句,也可在网上搜到,听一听和《二泉映月》完全不一样。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是阿炳生活的写照,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创作天赋,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音符,使听众在旋律中产生共鸣。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爱并引为经典,是阿炳创作的成功,是他创作天赋的体现。
二、美学分析
在很多的演奏形式中,人们对《二泉映月》的内涵把握也有着不同的见解。聆赏《二泉映月》是畅快的,融入其中后,便真的感知了它的音韵愈久弥珍,悲情回味悠长。悲情音韵,忧伤动听。在这忧伤而又意境深邃的乐曲中,不仅流露出伤感怆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而且寄托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全曲将主题进行时而沉静、时而躁动的变奏,使得整首乐曲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同时随着音乐本身娓娓道来的陈述、引申和展开,使阿炳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深刻地展现了阿炳一生的辛酸与苦痛,不平与怨愤,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种豁达、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二泉映月》的音乐意境似乎可以这样设想:乐曲由一声凄楚的长叹开始,接着作者沉痛叙述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盲艺人背着乐器、拄着竹棍沿街流浪的形象。
在皎洁的月光下,远处惠山泉水在潺潺流淌,想象着这优美的自然景色,失明的阿炳却按捺不住内心的苦痛而大声疾呼,周围的世界为什么漆黑一团?何处是生活的出路和希望!他用激昂悲愤的语调,倾吐了自己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平。当炽热的感情沉静下来的时候,他又渐渐陷入了沉思:“世界会有一天变好的吧?”带着这种朦胧的憧憬和希望,但又似乎交织着疑问和伤感,音乐在梦幻般的意境中结束。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除了引子和尾声外,共分了六个段落,即主题和它的五次变奏。也就是以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在全曲中进行了五次变化和发展。这是我国民间音乐中最为常见的变奏体曲式结构。其结构图式如下:
引子--A(a b c)--A1(a1 b c1 c2)--A2(a1 a2 b c1 c3 c4)--
A3(a3 b1 c5 c6)--A4(a4 b1 c7 c8)--A5(a5 b1 c9)--尾声
引子(1小节),以四拍组成的短小音调作为开端,是一个音阶下行式的短小乐句:
1=G (1 5弦) 4/4
这个下行音阶式短句,看似简单,然而却意味深长,发出了一声饱含辛酸的长叹。多少悲痛,多少苦楚,都体现在这一声叹息之中,真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用“从头便是断肠声”这句古诗来形容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短短的音调是那样哀怨、凄凉,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因不堪回首往事而深深地叹息。随之,埋藏在心中无穷尽的忧伤和痛苦,也化作音乐奔泻而出。二胡以轻微的声音,低沉含蓄内在的音色,把听众引入到音乐所描写的意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