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全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4 06:57:06

相传,八仙有一次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何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遨游东海。

民间故事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全(5)

古时候,人们在现实中遭受压迫,或者不能实现的愿望,就把它寄托在幻想世界里,借助想象力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八仙的传说故事中,就寄予着人们反抗压迫的美好愿望。

八仙同情劳动人民,给予关注或暗中帮助,惩恶扬善,抑富济贫。人们的口头文学创造了八仙,八仙自然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八仙过海的传说深入人心,八位仙人各有各的卓著才干,各有一手应变的绝招,成为智慧的化身,给人们以极大的启迪和鼓舞。他们的故事数百年来凝结为这一句民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榜样和永久的魅力。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吕洞宾是八仙之一,关于吕洞宾有一句大家非常熟知的口头语,就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识好歹。这句话背后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相传吕洞宾成仙之前有一个同乡好友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两人是好兄弟,吕洞宾就将他接到自己家里一同居住。

因为苟杳读书刻苦,又一表人才,所以就有一个人想要把他的女儿嫁给苟杳。吕洞宾担心这样会让苟杳贪恋女色而耽误学业,便劝说苟杳拒婚,但苟杳却坚决要答应。于是他对苟杳说:“这新娘子的头三晚必须让给我。”苟杳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还是咬牙疼同意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之后,苟杳终于来到自己的新房,想要和新娘子一亲芳泽。新娘子却说:“夫君好不狠心,这三晚竟让我一个人独守空房。”苟杳这才醒悟过来,自己的结义兄弟是怕自己耽误学业。苟杳从此发愤图强,几年以后果真金榜题名,并且做了大官。

再说吕洞宾,几年后吕家失火,所有家产付之一炬。吕洞宾便去找自己的结义兄弟帮忙。苟杳对于吕洞宾的遭遇十分同情,但除了热情招待之外,却绝口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气之下转回家中,却发现自己家已经盖起了新房,但奇怪的是自家大门上居然贴着白色的对联。吕洞宾的妻子正在家里披麻戴孝,给他守灵。原来吕洞宾刚走之后,苟杳就派人给他修新房,可是新房修好没过几天又送来一副棺材,并告诉吕洞宾的妻子,她的丈夫在外得了急病去世了。吕洞宾一怒之下用斧子劈开棺材,里面流出来的都是金银珠宝,顺带着还有一封信。

只见这封信上写道:“苟杳非是负心郎,但送金银家盖房。君让我妻守空房,吾让汝妻哭断肠。”从此流传出了“苟杳(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的典故。由于“苟杳”和“狗咬”是同音词,传来传去,这句话也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民间故事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全(6)

铁拐李的葫芦

——不知卖的什么药

铁拐李是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八仙之一。他满脸络腮胡子,一只瘸腿上鲜血淋漓,腋下挟着一根铁拐,是个叫花子的形象。

据说他姓李名玄,原来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修炼得道之后的某一天,他灵魂出窍,去找太上老君下棋,把身体留在山洞里。不想来了一只猛虎,三口两口把李玄的躯体吃了。待李玄的灵魂回来,再也找不到“家门”了。无可奈何,只好在空中飘游。一日他见山脚死了一个瘸乞丐,就借那尸体“寄托”复元,成了后来那个模样。他又用法术把瘸乞丐的打狗捧变成铁杖,从此号称“铁拐李”。他背上背着一个硕大无比的葫芦,听说装的都是灵丹妙药,可是他自己腿上的伤却一直没治好。所以人们创作了歇后语: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什么药。

民间故事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全(7)

铁拐李的葫芦这句歇后语含有贬义,比喻某些人讲的好听,但与自己实际行为对不上号。

关于八仙的歇后语还有很多: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传说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寿星卖了张果老——倚(以)老卖老

铁拐李摆摊——蹩脚货

韩湘子拉着铁拐李——一个吹,一个捧;你吹我捧

铁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啥药

......

多种多样的八仙歇后语妙趣横生,耐人寻味,体现出八位仙人在民间流行之广、形象之深。

还有一首《咏八仙》的诗在网上流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咏八仙》

民间故事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全(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