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有四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古代统治者对人民画地为牢的统治区域,以五百里为一行政区划,最远的叫荒服,然后依次为要服、绥服、甸服,最近的叫侯服。
这第一个含义明显跟血缘无关,我们就不去扯这个淡了。
五服的第二个意思说的是服饰,说统治集团地位不同,官府也不一样,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个等级,五种服饰。
它也跟血缘没有关系,扯它纯粹是浪费时间,不多解释。
五服的第三个含义跟血缘就沾边了,虽然也是服饰,但这是在举行葬礼时穿的,不是皇帝的工装。
不过葬礼上的服饰也是有说道、有讲究的,谁穿什么服饰都是按照跟死者的亲疏远近而规定的,跟死者关系较远的,对不起就不能穿丧服了。
这五种丧葬的服饰,面料不同,设计的风格不同,穿着人的身份也不同。统而言之,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个等级。
"斩衰"的面料是生麻布,断处有明显外露,边缘是毛边也就是没有锁边,诸侯为天子服丧、臣为君服丧、儿女为父母服丧、媳妇对公婆、妻对夫,都有资格穿斩衰,这是孝服中最高级别的,跟死者关系最近的人才能穿。
"齐衰"的面料是粗疏的麻布,衣裳分制,它的特点就是剪断处均可以锁边。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必须遵守"齐衰"的礼制,关系又远了一辈。
"大功"的面料则是粗熟麻布,面料比"齐衰"质地更好的丧服。死者如果是你的叔伯,你就可以穿这样的“大功”丧服。
"小功"的面料最好,是较细的熟麻布制作。一般来说死者都是穿着人的祖父母、堂伯叔祖父母。
"缌麻"是使用面料更好的丧服,也是丧仪最轻的。死者是曾祖父母或堂曾祖父,自己就配享用这个等级的丧服。
综上所述,跟死者关系越近,穿的丧服面料越粗糙,做工也越不讲究。
《礼记·学记》:"师无当於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师虽然不属于学生的五服,跟学生没有啥血缘关系,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死了,学生也应该以亲人的礼仪对待他,要守孝三年,服丧三年。
孔夫子去世的时候,有个叫子贡的高徒在外地出差没有赶来守孝,回来的时候为了表达歉意,把守孝期延长了一倍也就是六年。
但根据丧服是不能严格划定血缘关系的,比如儿媳、孙媳等跟死者就没有血缘关系。
只有五服的最后一个含义,跟血缘有着直接的关系了。
五服最后一个含义是:五服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加上自己,谓之五代。
《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里曾经这样描述到:" 黄麻子道:'同高祖还在五服之内,是亲的,不算远。'"
而另一部小说,晚清文学家吴趼人的著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也说到过五服:" 雪渔 道:' 忠烈公是五服之内的先伯。'"
表面上看,五服只有五代,但是每个级别都有五代,算起来队伍就非常庞大了。
比如说高祖父弟兄五个,他的下面又各有5个儿子,第二代就繁衍出25支;第三代是孙子,人数就达到了125个;第四代曾孙,人数繁衍到625人;第五代玄孙也是各有五个儿子,人数就增加到3125人。
但是这还是仅仅计算了男孩,还没有把各代所生的女孩计算在内,如果那样的话,人数更是几何级的增加,是个非常可观的队伍了。
而古代允许一夫多妻,每一代人数绝不止五个男丁,事实上人数远不止这么多。
所以,中国古代就有个规矩,不出五服,不能通婚。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对近亲结婚控制的还是比较严格的。
我有个叔叔,他在那个年代爱上了一个同姓的女孩。因为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没有社交渠道,兔子只能吃窝边草。
他们年龄也小(18岁),非常懵懂,也不懂那么多规矩,就相爱了,那个年代农村也没有卖安全卫生用品,即使有他们也不懂,因此相爱不久就*了。
按照老人们的说法,这叫生米煮成了熟饭,只能将错就错,可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坐在那里扳指头一算,不行,没有出五服,不能结婚。
两个小青年当场傻眼,两人相约到云台山一个大水库,双双投水自尽,只能到天国结合,可悲可叹。
由此看来,关于五服的知识,还是多了解点好,以免无知犯错,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