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钟氏来源,广东曾有迁徙而来的钟姓吗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1-01 03:25:09

清代,人文蔚起,科甲连登,中举者七人,其中解元一人,贡生、监生、秀才者人众,另有贡生、监生考授州同知者五人,考授知县、县丞、训导及其他文武官职者多人。

近现代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才,上世纪日军侵华期间,裔孙钟扬于上海“八一三”事件时奉命守土抗日,不幸殉国,后入祀忠烈祠;二十一世裔孙钟伯铭(原名钟维荣)由泰国直奔延安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勘察院院长等职;在国民军任中将的裔孙钟林宗等将校多人,仕虽不同,皆以抗日救国,振兴中华民族为宗旨。二十世裔孙钟誉嘉热心办学,毕生从事教育,教绩彪炳;二十二世裔孙钟正山,侨居马来西亚,早年创办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并任院长,三任世界水墨画家协会会长,现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会长,并与国内多所大学联办国际现代艺术设计学院,这些都是寿山公裔的佼佼者。

几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梅州钟氏族人先后迁至广西、四川、江西及海外等众多省、市、县。但无论身在何处,族人始终惦念着他们的故乡,他们的祖先,他们的根。

家训世承

牢记家训12款 良好家风融入钟氏血液

“父辈们投身革命是自发的,这与从小受到的家国忠义教育分不开。” 梅县梅江区钟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钟育希说,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族谱记载,作为南下客家居民的钟姓,家庭教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家有家法,族有族规。在梅州钟氏族谱及祠堂里,都会出现“钟氏家训12款”的内容。何为“钟氏家训12款”?指的是家规当守,家法当遵,耕读当勤,勤俭当勉,族谊当敦,嫁娶当慎,教子以义方,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远近当亲,祭扫坟茔,宝藏谱牒这12条48字。

12款钟氏家训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家训教诲已经融进了钟家人的血液里,世代相传。

广东钟氏来源,广东曾有迁徙而来的钟姓吗(5)

在梅县三乡石楼村,有一座简朴的文德楼,门书“文章华国,德行齐家”。这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钟鲁斋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只用两年时间提前完成学业,从而将节省下来的留学奖学金为父母盖起这座居所。

钟鲁斋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少年时代在家读完“四书”、“五经”等书,15岁就读于丙村三堡学堂,中学毕业时因成绩优秀,由学校保送到上海沪江大学,在沪江大学教育系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获“荣誉奖学金”。

钟鲁斋毕业后返回梅县,任广益中学教务主任,并协助黄墨村等创办梅县第一间大学──嘉应大学。

为进一步掌握教育理论,1926年,钟鲁斋重返上海沪江大学,在研究院学习,专攻教育学。翌年夏,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两年后,他以参加“万国主日学校大会”的中国代表资格,到美国进入斯坦福大学专攻教育学,经勤奋研读,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到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游历,再由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经印度、新加坡、香港回到上海,沿途考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情况。

1931年后的六七年间,他先后任上海沪江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等职,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在此期间,他写出许多教育论著,有的编成教育丛书出版,有的被列为大学教材。

抗战初,他在香港创办南华学院,亲任院长,开设文史、金融、法律、商学、外语、会计等新科系,师资阵容整齐。不久,因日寇南侵,南华学院迁往梅县城北教溪口。

钟鲁斋对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对发展梅县教育事业、培养地方人才方面极为关注。为了办好学院,他曾远涉南洋,奔走于印尼、新加坡等地募集资金,得到爱国华侨的热心赞助,并得县长彭精一鼎力支持,南华学院建起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校舍初具规模,有学生400多人。同时还到各地聘请专家、教授前来任教。他虽身为院长,仍亲自任课。

据一些南华学院校友回忆,他待人和蔼,知识渊博,善于辞令,深受师生爱戴。1938年,广州沦陷,大专学校内迁,钟鲁斋为南华学院聘请了一批教授,招生人数达到700人,为当时梅县地区和闽粤赣边区培养了一批人才,为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钟氏家族的人一直都很崇文重教。”钟育希说。近十年间,他协同梅县梅江区钟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钟柏兴、副会长钟汉兰、钟保华等收集钟氏新旧族谱资料编入《梅县梅江区钟氏族谱》使之趋于完整,让钟氏后人都知道他们这一支的血缘一直传下去,让子孙明白他们的根源所在,将钟氏良好的家训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链接

钟姓图腾

钟姓图腾外圆为钟口,内左伞为盖,右上为鼎,中为人心,下为鼎足。意为中正圆能,钟鼎大义。

广东钟氏来源,广东曾有迁徙而来的钟姓吗(6)

■名录

钟氏近现代名人

中国热带医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 钟惠澜

钟惠澜(1901-1987年),祖籍梅县三乡(现雁洋镇)石楼村,其父亲年轻时因贫穷被卖身到南洋做工,1901年生于葡属东帝汶的叻利岛,幼年家境清贫。1917年回国,入梅县广益中学学习。1922年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秋毕业,并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钟惠澜在黑热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热带医学的奠基人,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其精通6国文字,能用8种外文阅读资料,曾发表过近400篇学术论文,有近200项发明和发现。

抗战时曾担任中央医院内科主任,中和医院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北京中央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并长期担任中央主要*的保健医生,是全国第二、三届政协常委。

著名机械学家、教育家 钟皎光

钟皎光(1907-1996年),祖籍梅县,1907年出生,1920年秋考入梅州中学,1925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科,1929年毕业后任广州测量学校教官。1933年任母校梅州中学校长,1936年考取广东省公费留美,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机械工程,1940年获博士学位。

1940年冬学成回国,奉派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教席。后就职经济部工业试验所,主持开发热工试验室与动力试验室,继兼任中央大学工学院教授。1947年始返南京,担任机械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长。

1948年秋,应台湾大学之聘,任台大工学院机械系教授。1956年当选为台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任内创办《机械工程》杂志。1965年8月出任台大教务长。1967年10月奉派借调任台湾交通大学改制后首任工学院院长。

广东钟氏来源,广东曾有迁徙而来的钟姓吗(7)

马来西亚现代艺术教育之父 钟正山

钟正山(1935—),祖籍梅县,1935年生于马拉西亚马六甲州。1955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艺术教育系,并考获美国三藩市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系硕士学位。1967年,钟正山在南洋美术的基础上,强调实用美术与纯艺术结合、创造艺术本土化、艺术事业性,并创办了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掀开当地艺术教育的序幕。

1967年至1970年间,因德英美等国政府邀请,赴西方考察现在艺术教育和现代美术的发展成果。1984年再度赴欧美考察学习。1988年应中国政府之邀,首次回中国大陆考察,此后与中方合作,相继成立了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学院、湖南炎帝专修大学正山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上世纪末,筹划成立了马来西亚国际资讯艺术学院。

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50余年,出任过亚洲太平洋地区艺术教育会议主席,连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会长12年。他把客家人精神诠释为正气,大气和才气,这样的精神也使得客家人在政经文教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记者】张柳青

【摄影记者】何森垚

【实习生】邱珂娜

【作者】 张柳青;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