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中职组
关于切实推行快递包装有效回收的建议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胡雨麦等
一、背景和问题
当下,快递业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包装垃圾。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面向快递包装垃圾的分类、回收计划,包装垃圾存在粗放式处理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二、原因分析
1. 企业绿色行动背后的成本困局。一些电商公司曾针对快递包装回收发起了绿色行动,但这意味着更高的经营成本。同时,企业在快递包装有效回收环节“心有余而力不足”,收效甚微。
2. 公众绿色行动背后的诸多顾虑。调查显示,高达89.66%的公众表示愿意回收快递垃圾,但实际上,69.47%的公众表示直接丢弃快递包装。究其原因,包括太麻烦、担心泄露个人隐私等。公众的顾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快递包装被随意丢弃。
3. 监管层面的缺失使得绿色包装成为口号。当下,国家日渐重视快递包装行业的绿色化发展,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但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一是缺少政策层面的宣传普及,二是这些举措仅仅是建议而非强制举措,三是政府并未给予响应政策的企业以一定的鼓励,导致这些提倡未能有效贯彻落实。
三、建议
推动快递行业的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体系。
1. 加快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快递包装。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中国的电商物流减量包装标准,引导、鼓励商家采用减量化包装。
2. 政府引导,建立数字化的回收体系。对研发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的企业和进行绿色回收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促进快递包装更新换代。同时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快递包装回收箱,方便居民投放快递包装。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利用大数据建立统一的循环包装回收信息平台,引导快递公司或电商企业在就近网点租赁快递包装袋或包装箱。
3. 舆论引导,做好“绿色快递”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工作,加大“绿色快递”主题宣传,引导公众主动回收、重复使用快递包装盒、包装袋等。
大学组
关于以脱贫视角促进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的提案
西南政法大学 熊彧等
一、背景
2018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共同制定了《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要求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受益程度。通过对重庆市奉节县的实地考察,结合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结果,立足于脱贫视角,提出应当通过改革让生态补偿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二、存在问题
1. 生态补偿由政府拨款,内部三方主体的权利义务未形成平衡关系。我国生态补偿以政府的财政转移为主导,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投入和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等。生态保护者将已有利益让渡出去,转而接受政府的资金补贴。与此同时享有生态保护带来利益者并未为此进行等价交换,生态破坏者也未受到惩罚,三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失衡。
2. 政府对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划分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补偿金额体系。在生态脆弱与贫困区相重合的地方,生态保护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 由于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和信息闭塞,当地农户并不了解补偿机制。受到补助的农户只是被动的参加者,而未能主动把握补偿机制背后的脱贫机遇。
三、建议
1. 厘清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职责,并根据不同的职责开展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资源的管理者,应根据生态补偿机制涵盖的各领域制定市场监管机制。
2. 在政府的监管下,建立生态资源的限额使用计划。政府设置管理条例,为生态系统的退化设定限额,处于这些规定管理范围之内的开发者须遵守限额规定,履行义务。每季度政府跟进记录开发者的生态额度使用情况,监督超出额度的开发者支付费用,缴纳的资金投入到生态恢复的工作中。
3. 实行生态产品认证计划。通过行业的总体认证,搭建生态产品的信息平台。受益者与保护者之间形成桥梁,生态受益者支付的成本可以直达生态保护者。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公众宣传,增强群众的生态补偿意识。
社会组
关于鼓励优秀青年进入村干部队伍的建议
浙江省绍兴市齐贤街道办事处 于莹莹等
一、背景和问题
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治理力量。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当前农村优秀年轻人才普遍不愿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
二、原因分析
1. 村干部过重的职业压力导致青年“不敢当”。村干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兜底”干部,需要协调处理大到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上级重点工作,小到养老保险、建房修房等各种关切民生的事,过大的工作量和压力降低了青年对村干部职业的向往。
2. 村干部“身在基层却背对基层”的职业现状导致青年“不想当”。当前村干部的工作内容中,不少是应付上级的各类考核、督察、会议、调研等,走访村民、了解村情、排解民忧等工作被挤占,“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往往力不从心。
3. 村干部“有意愿无通路”的入职渠道导致青年“很难当上”。对于愿意担任村干部的青年来讲,在村级组织换届过程中,村民对参选年轻人“不认识、不了解、不愿选”的“三不”问题成为最大“绊脚石”。不少青年发现农村熟人社会中年轻人很难被选上,因此就打消了当村干部的念头。
三、建议
1. 制度激励,突破“入职难”。从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层面鼓励优秀青年回归乡村治理。一是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按照能上能下、动态调整的方式,让年龄偏大或者不能胜任现职的村干部“腾位子”,给年轻一代更多参选机会;二是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在优秀团员中培养吸纳年轻党员,并鼓励优秀党员、团员青年回乡工作,鼓励更多青年参与选举;三是试点面向优秀青年的岗位,明确村干部的年龄构成和学历占比,探索部分岗位面向青年公开招聘。
2. 长效培养,化解“留不住”。关注青年需求,构建青年村干部的成长蓝图。一是培养成体系,通过集中培训、经验丰富的村干部“传帮带”、调查调研,注重青年村干部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成长有路径,对于工作踏实、实绩优秀的年轻村干部,通过竞赛、评优、嘉奖、提升等方式及时鼓励;三是待遇要保障,提高村干部薪酬,保障生活需要,为其长期扎根农村工作提供可能。
3. 情感召唤,提振“使命感”。重视提升青年“爱家乡、讲奉献”的精神,鼓励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是加强青年回乡的宣教,使得青年发自内心爱家乡、爱农村、爱百姓;二是强化村干部职业感教育,重塑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每年安排专业心理专家提供村干部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时开展心理帮助,疏解工作压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