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的石狮子特征,每个朝代石狮子的特点讲解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1-08 07:02:46

北京恭王府石狮

各朝代的石狮子特征,每个朝代石狮子的特点讲解(29)

清康熙孔雀绿釉加紫狮子

各朝代的石狮子特征,每个朝代石狮子的特点讲解(30)

清代珊瑚雕狮子

各朝代的石狮子特征,每个朝代石狮子的特点讲解(31)

清代掐丝珐琅狮子香熏

古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数石狮子头上的“卷发”来判断宅子的主人地位有多高。“卷发”的由来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狮子的“卷发”与佛祖释迦牟尼的发型十分相似。

佛经故事中记载:“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惟我独尊,做狮子吼,群兽慑服。”据说佛家用狮子喻佛,形容佛之无畏,法力无边。

中国古代,人们常常将动物“神化”,而石狮子在古代最早是用来守卫墓地的,前文说过,狮子在古代被认为是祥瑞之兽,因此那时候的石狮子,经常出现在王公贵族墓前的神道两侧,起着驱逐邪祟的作用。

而到了唐宋时期,石狮子的工作渐渐从“守墓”变成了“看大门”。而石狮子除了辟邪的功能,又增加了纳福招瑞、迎接吉祥的作用。石狮子的“公母”

石狮子通常是一左一右成对出现的,网络上流行一句俏皮话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成对出现的石狮子,以前也是一只公的一只母的,那么到底哪只是公,哪只是母呢?

最简单的判断方式便是“男左女右”。而观察仔细的人一定会发现,两只狮子在一只脚下踩的是绣球,而另一只脚下踩的是小狮子,我们便可以通过这个系列来判断石狮子的公母。

在古代,有“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那时候的人们自然也认为雄狮应当掌握权利,因此雄狮往往是一直前爪踩着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这便是象征权力和一统寰球。

而当时的封建社会,女性常常是被要求多多为丈夫、为家庭“繁衍子嗣”,因此母狮子则的前爪经常抚摸着小狮子,或者两前爪之间卧着一只小狮子,这也是宅子的主人子嗣昌盛人丁繁茂的美好寓意。

中国狮子雕刻造型更多地来源古代艺术家的想象,这种想象又明显制约于不同时代的民族自信心和审美倾向。秦朝统一中国之后的两汉时期,经济、文化等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狮子雕塑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显示出矫健质朴的艺术风格。唐朝时期,中国的国力强大,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前,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历朝历代罕有其比。狮子的造型当然不止以上描述的几种,每一种类型都毫无例外地张扬着- . 种轩昂、雄强、博大、雍容的精神气度。唐以后的中国,文治胜于武功,寄托着人文理想的狮子雕塑也就渐渐趋于甜媚和萎琐,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的形象说法确实能说明问题。根源于民族自信心的审美理想在历代狮的造型得到了相当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徐华铛,杨古城.中国狮子造型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3]长广敏雄.中国美术(雕塑篇)[M].东京:讲谈社,1972.

[4]潘绍棠.世界雕塑全集(上册)[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

[5]齐凤山.中国石獅的历代演变[N].中国档案报,2003,(5):6- 10.

[6]刘世声,豫西南石刻狮子的形式构建与艺术理念[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6) :27 -31.

上一页45678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