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福福
不过,这也是后话。
当年余光中要去美国留学,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外国的月亮是否比中国的更大更圆,他如愿了吗?
幻想破灭,找到自己的根了解余光中的读者,可能都知道,余光中不仅写诗,还涉猎散文、评论和翻译工作。
他曾经在大学期间就翻译过拜伦和雪莱的诗歌,他称这是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
1945年,余光中与覃子豪、钟鼎文等人创办了“蓝星诗社”,并担任主编。
不过,余光中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早期的许多作品,都是崇尚西化的,是无视读者的,甚至是脱离现实倾向的。
“蓝星诗社”成员合影
谈起这段经历,余光中坦言“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
不过,后来他真的去了美国,才终于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根在哪里。
“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高校都流行这样的顺口溜。
少年时就对西方世界神往的余光中,也很期待去美国走走看看。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老师梁实秋鼓励他,“爱荷华有什么可教你的,不过可以去开开眼界,玩玩儿也好。”妻子也支持他出国开眼界。
余光中
1958年,余光中首次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他参加了“爱荷华大学写作班”。
这个“国际写作班”的人,大都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有的在当地和国内外已是小有名气的作家。
这里的学习气氛很浓郁,但是余光中却感到挺孤寂。
除了母亲的离世,他发现一人背井离乡后,非常思念家乡和亲人。
一次聚会中,大家都三三两两地在一起,讨论着本国的国旗,还有各自眼睛的颜色。
这时有个学友问余光中:“你来自哪里?”余光中回答:“我来自中国。”
“哦!就是那个非常古老落后的中国吗?”听到此话有人笑了起来。
余光中想要解释几句,可是大家都没注意到他的表情,也对他本人没多少兴趣,而且话题很快就被扯开了。
余光中此刻的心情无比失落。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加了冰的酒,心情也和这杯酒一样,有些冰凉。
要知道,在台湾,他也算是小有名气,也是被许多人称赞“融贯东西的诗人和散文家”。
但在这里,大家似乎都不知台湾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是谁,甚至对中国也抱有非常冷漠的态度。
余光中对西方、对美国的热情,自此从仰慕到失落。
之后的日子,他更加渴望要紧拥中华文明,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
对于美国人热衷的鸡尾酒会,余光中也丝毫提不起兴趣。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