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前往医院看望父亲季羡林
“火齐堆盘起,珊瑚列库藏。不如茅屋底,父子事耕桑。”陆游写下这首诗时内心想法如何,已无从考证。
但这一定是少年季承最大的愿望,也一定是老年季羡林最后的祈愿。
2009年7月19日上午,环绕在苍松翠柏中的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到场之人皆面露哀色。
季羡林老先生安详地躺在那里,以鲜花碧草为床,以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为被。
这位优秀党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本想悄悄地前往另一个世界,却还是引起社会各界自发哀悼。
前来吊唁的人,无一不是敬重他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这位国师。
季承手捧父亲遗像
他的成就不容置疑,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可以了解他的生平,但季羡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妨去读一读季承在父亲逝世后,历时年余而成的《我和父亲季羡林》。
“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书本封面,这行冷冰冰的文字,彻底打破文学大家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季羡林老先生离世不满一周年,身为人子的季承却出书写父亲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笔下季羡林的形象,在读者之中也引起轩然大波,众人纷纷指责季承没有孝道。
但倘若季承真的是个没有孝道的人,那么他在医院见到病重的父亲,大抵不会泪流满面。
季承在医院照顾父亲季羡林
选择与父亲和解,是年过半百的季承做出的决定,但这不代表少年季承也能原谅童年中父爱的缺席。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在季承前12年人生中,他根本不明白父亲是什么。
季羡林并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即便他早已名誉满身,他给家庭带去的伤害和遗憾也是真实存在的。
即便他一生只娶过彭德华一位太太,他辜负彭德华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1929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季羡林和彭德华喜结连理。
这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在那个时代,任谁看见都要说上几句赞美的话。
彭德华嫁人之前,也曾有过对爱情的向往与憧憬,嫁人之后却只剩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