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妻子彭德华
成婚之后,发现丈夫的意中人是自己的妹妹,彭德华心中的情感包袱越来越严重。
也许季羡林在婚姻上没有任何不忠的行为,但打从一开始他就在彭德华心中狠狠插上一刀,从未愈合。
她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没有埋怨过季羡林,没有埋怨过包办婚姻,没有埋怨过天道不公。
只担心是自己耽误季羡林,毕竟她只有小学文化,而季羡林在文学上天赋异禀,在她看来这并不般配。
她只有更努力地照顾好家庭,做好季羡林的后勤部队,不让他在实现梦想的战场上有任何后顾之忧。
1935年,季承出生的第一年,季羡林已经坐上前往德国的飞机进行深造。
季羡林和妻子彭德华
季羡林并没有等到儿子满周岁,就抛下整个家,孤身一人踏上远行之路,留下彭德华照顾两个孩子和公公婆婆。
“你爸去哪了?”、“你知道你爸爸长什么模样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的被抛到季承面前。
他回答不上来,去求助姐姐,姐姐又能记住什么呢?季羡林走的时候,季婉如不过两岁大小,她记得的,只是父亲的名字“季羡林”。
在季羡林赴德留学,彭德华就是季家主心骨,家中一切事宜都要靠她操持。
季羡林和彭德华感情本身就不多,对她很好,却总不像亲密无间的人一般,只是相敬如宾。
都说小别胜新婚,彭德华心中总还存着些幻想,等丈夫回来,家中一切井井有条,也许会对她多几分喜爱。
少年时期唯一一张合照
她十年如一日守着季家,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度过忙碌而又孤独的日子。
时局微妙,社会动荡,季羡林被困德国12年,与家中失联。
季承对于父亲的印象,只有墙壁上的一张照片,西装革履、打扮洋气,看上去一表人才。
母亲在他的成长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于他的人格形成也起到很大影响。
父亲可有可无,但母亲的苦无人能弥补。
战乱年代,彭德华一个女性艰难地撑起一个大家庭,没有人可以分担焦虑,没人可以分担思念的苦楚,没人可以承受被病痛折磨的痛苦。
一切的一切,都被年幼的季承看在眼里,隔阂一点一点形成,小到没人意识到在小男孩的心中,父亲不是父亲,而是辜负母亲的男人。
从今时今日来看,那个时代的女性大部分都是彭德华这样的女性,她只是社会群像中一个典型代表。
但是在小季承心中,母亲独一无二,她本不该承受这些苦难。
从古至今,似乎一个伟大的人就必须经历各种磨难,并将这种磨难隐晦地表达出来,真理与烈士被划上了等号,难道真的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而这样一种“成见”,在女性身上似乎表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喜欢视她们为平静受难的女性典范。
就比如雕塑家卡蜜尔·克洛岱尔即便作品再优秀,但仍旧作为罗丹的情人,和家庭冷漠的牺牲品而出圈。
如此来看,彭德华无疑是个伟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