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书法的发展与青铜器的发展有紧密相联,但二者的发展阶段却不完全同步。当青铜器发展接近鼎盛期,恰恰就是金文的形成时期。也有说青铜器和金文是同时产生的,我觉得应当不是这样。有资料说,发现夏朝就开始有青铜器,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青铜器没有文字只有花纹,而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铭文是商的中期或后期的事情。研究金文的分期与青铜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从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之后的青铜器中出现铭文起,至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小篆产生为止,金文书法大概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就是金文书法的威武历史。从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来看,金文书法无论从规模、艺术,还是影响,都是光芒四射、灿烂辉煌的。
1、“形成阶段”:商代中期——商代晚期,主要特点是字数极少,类似图案,“甲骨脱胎”,刀刻意味。
商早期,究竟是不是出现了铭文,不好定论,但至少对于书法来说意义不大。商朝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灭夏后,自公元前1617年开始,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自公元前1300年开始,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最后在纣王(帝辛)手里被灭,此时为公元前1046年。分段有“先商”、“早商”、“晚商”的说法。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一般以盘庚迁殷把商朝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也就是说,金文产生大概是在商朝后300年的时间里。至于最早出现金文的时间叫周朝中期还是晚期,还是叫殷商早期或是中期呢,要请教专家。
一般认为,商中期有铭文的青铜器逐步出现。但是,第一、字数很少。每器的铭文字数很少,通常只有一、两个字,多的也不外乎四、五个字。考古研究所《殷商金文集成》收集的年代为“殷”的“鼎类”单字铭文,就有100多个,没有标注是殷的哪个时期,估计是比较早的时间。当然,后来周朝也有不少单字的铭文。第二、内容简单。一般只是标记器主的族氏,起识别的作用,如“天”、“戈”等。第三、多与图文结合,形状如族徽。第四、大多数都不在显眼位置,只在器的外底、腹底、内壁或底部。如商杞妇鼎铭、妇好方鼎、母戊鼎铭等。
商晚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逐渐增多,但有几十字铭文也只有几件,直至殷末,还没有发现超过五十个字的铭文。这个时期的铭文内容也还只是祭祖铭功之类,还没有像甲骨文那种居于意识形态中心地位。如:《小臣艅犀尊》、《二祀邲其卣器铭》等。这时的金文与甲骨文的笔画、字形很相似,不同的是甲骨文刀刻的,而金文是铸造的,视觉效果有所不同,比较庄重、厚实和古雅,而较之于后来的西周金文则显得自然、随意、自由和富于变化。因此,这段时间的金文作品,可看作是承前启后的一种形式。
小臣艅犀尊
2、“发展阶段”:西周早期——西周康王时代,主要特点是“尚有胎痕”,常有肥笔,出现圆转,横平竖直。
西周早期金文,直至康王时期(期间有周武王、成王、康王),沿袭殷商晚期的风格。现在见到的西周最早的青铜器铭文如《利簋铭》明显保留着晚商时期金文的面貌,也就是从甲骨文脱胎出来的痕迹,其起笔和收笔处较尖,笔道中央相对粗一些,常见带装饰性的粗大笔画,但线条已开始出现圆转、弯曲现象,布白变得工整。这期间出现了长篇,如《利簋铭》(武王时,是目前已发现的西周时代最早的青铜器)、《大盂鼎铭》(康王时)等。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
孟鼎
3、“成熟阶段”:西周的昭王——夷王时期,主要特点是平稳整齐,笔画平直,笔锋收敛,雄浑流畅。
这个阶段(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之世),西周社会进入了繁荣和稳定阶段,周人为了巩固统治地位,礼乐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普遍实行,金文也随之进入成熟期,用笔的起止处已明显比前期收敛,线条的粗细比较一致,章法布局日趋整齐,各种铭文之间面貌趋向一致,差别不大,甚至雷同。如《墙盘铭》(恭王时)、曶鼎铭(懿王时)《大克鼎铭》(孝王时)等。需要说一下的是,这一段之前,自商盘庚殷墟开始,青铜器制造已经处于鼎盛时期,为什么金文书法到周周昭王才步入成熟期?我以为金文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是稍微后于制造业发展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