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展非遗长卷,文说历史长河。松原是古夫余国肇基之处、辽帝捺钵之地、金国龙兴之城,在这片土地上,多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迎接我国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撷取我市国、省、市三级非遗项目在线上媒体平台亮相展示,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让群众感受文化魅力。
“好来宝”系蒙古语,汉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是蒙古族传统的曲艺形式。多在喜庆仪式上演唱,其内容可分叙事、嘲讽和赞颂三种类型。
公元十一世纪,蒙古族民间就有了好来宝。在郭尔罗斯草原上,蒙古族的好来宝已有了800年的历史,民间一直流传着 “一个人,一把琴,一台戏”的说法。按照形式、内容及性质和特点相比较,好来宝与乌力格尔是姊妹艺术,经考证,可以确认先有好来宝,后出现乌力格尔。
好来宝艺术在前郭尔罗斯源远流长,是古老萨满神词逐步民俗化的产物,融汇了蒙古族史诗说唱、民间谜语、各类宋词、祭祀音乐以及北方汉族曲艺等各种艺术精华而产生和发展。是与“潮尔”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陶力”(专门说唱诗史的艺术形式)一起传承而来。后来发展成为以“胡仁”(四胡) 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
近代以来,经过民间著名艺人常明、青宝、白音仓布等几代“胡尔沁”(乌力格尔艺人)的不断学习、综合、融汇,好来宝艺术在前郭尔罗斯得到很好的传承普及、保护弘扬、创新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独有的内容和特征。可以说,前郭尔罗斯一批又一批文艺工作者继承古老传统,又有所创新,他们创作了与时代发展相符的很多好来宝艺术作品,深受群众欢迎。
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用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编词、现场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运用十分普遍。从而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酣畅淋漓的特点。好来宝题材多样,除一般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识性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过去,郭尔罗斯民间的好来宝多用四胡伴奏,说唱结合,兼有动作。说唱艺人不仅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随编随唱的本领。篇幅长短差异很大,短则数句,长则可连续说唱数日。语言多是口语化,通俗易懂。其娱乐性和表演性较强,深受蒙古族群众喜爱。
好来宝音乐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活泼,唱词朴实优美,语言形象动人。通常的表演者均为男性,以四胡伴奏,有三种表现方法:
1.单口好来宝,演唱者一人自拉自唱。时间、地点较灵活,具有简明的随意性。
2.对口好来宝,双人表演。演唱时,二人对面,双脚轮流踏地,犹如歌舞动作,以便加重节奏和增添气氛,两臂也随之舞动,配以动作形象。
3.群口好来宝,是根据传统好来宝的演唱特点创作的一种曲艺形式,由4-6人齐唱、领唱、对唱等形式表演。现代好来宝的题材内容多以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为主。
20世纪初以来,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出现多样化。徒口表演的简单形式称为“雅布干”;有乐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和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雅布干”形式,也因表演者人数的不同而有一个人的单口表演,和两个人的对口表演两种形式。在节目内容上,有表现本民族生活的节目,如《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还有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都被好来宝艺人进行编排,并经常搬上舞台,深受群众喜爱。
好来宝多是即兴创作,唱词近似于蒙古族民歌,都是押“头韵”。尾韵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即最有典型的一词重叠。这种同一词的反复出现,多是名词性的醒目标题,如英雄的名字,特定的地点等。好来宝有一套定型化的曲调,说唱者都根据形式、内容、情绪等任意选用。新中国成立后,好来宝这种民间说唱艺术有了很大发展。除单口、对口的好来宝外,又出现了“额勒古格”好来宝,曲调也越来越丰富了。
好来宝表演的基本形式有“当海”好来宝,即叙事式的单口好来宝。其数量较多,多以赞颂、讽刺、比喻等手法描绘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也常用以渲染烘托、夸张想象、细腻刻画等手法叙述情节、表达感情。
“比图”好来宝,即问答式的对口好来宝,也称为“谜语好来宝”。问答内容广泛,有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天文地理和自然万物等。
“代力查”好来宝,即论战式的好来宝。双人对口演唱,往往在宴会、集会及婚礼仪式上演唱,是一种以智慧和辞令比赛胜负的曲艺形式。
“额勒古格”好来宝,即由多人集体演唱的叙事好来宝。其曲调丰富,由单一的马头琴或四胡伴奏发展为综合性的小乐队伴奏。这种好来宝多由乌兰牧骑或群众业余文艺队演出。他们表演好来宝的乐器有四胡、三弦、手风琴等。
好来宝的形式除了单口好来宝、对口好来宝、群口好来宝之外,还有好来宝剧、好来宝音乐剧。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前郭县先后成立了草原文化馆、民族曲艺厅,建设说书场馆。并注重艺人培训和创编新书目、组织演出,在挖掘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新的胡尔沁(好来宝艺人)群体。2002年,自治县承办了全国蒙古族琴书调录大会。成立了全国蒙古语说书学会,并在“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上举办乌力格尔和好来宝的专场演出,得到专家和群众一致好评。2009年10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为了进一步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媒体公示后,将查干花镇民间老艺人唐石桩、陶克陶确定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前郭尔罗斯还有很多关于好来宝曲艺的作品和理论文章。如王迅在《中国东部蒙古族民间说唱文学考略》(载《金鹰》1994年第一期)一文中,从理论与实践方面高度的阐释,对好来宝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整理和积极抢救工作。苏赫巴鲁在《东蒙民间文化》(刊《民族理论文集》)发表的论文,对蒙古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民歌、祝赞词、谚语、民间故事、说书、好来宝、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民间美术都有所涉及。
除戏曲特点外,好来宝又是一个传统的民间音乐艺术,它以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欢,主要具有如下的明显特征。
1.好来宝一直在蒙古族民间普遍流传。平时,在牧民家里演出有的用四胡伴奏,有的没有四胡伴奏。但正式演出时,都是有四胡伴奏的。过去,只有单口好来宝,内容比较单一。解放以后,出现了对口好来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出现了多口好来宝,而且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2.好来宝是民间独特的说唱曲艺形式。有固定的曲调,可一人单独、双人或多人用对唱或自问自答的方式演唱。说唱演员不但能演唱能演奏,而且有触景生情,随编随唱的本事,民间风格、地方风味很浓。好来宝多在婚礼、节假日或喜庆仪式上演唱。
3.好来宝意为“联韵”,是一种押头韵或兼押腹尾韵的民间诗曲,多数行为节,节节联韵或交叉换韵,篇幅长短不拘,伸缩性很大,短者数节,长者连类无穷。好来宝风格轻松幽默、节奏明快、变幻奇巧。其语言形象生动,韵律比较自由,既有别于一般的歌谣,又不同于严格、凝炼、含蓄的诗歌。
4.好来宝是辩才和诗意的结合,富于知识性、娱乐性。艺人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唱起来你来我往,推波助澜,是一种即兴表演。根据不同的唱词配以相应的曲调,并与音乐融为一体。有的轻松舒缓如泉水叮咚,有的激烈急促似紧锣密鼓。过去,在草原游牧区里,民间艺人来到蒙古包坐定,总要先演唱一段好来宝助兴,然后才开始长篇的说书讲义。
5.好来宝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口才的辩论。问答式的对口好来宝双人演唱,一问一答。主要用来比赛智慧、锻炼口才。问答的内容包括历史知识、传统习俗、伦理道德、天文地理等众多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艺人才华。
好来宝在郭尔罗斯文化艺术和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典型的蒙古族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老郭尔罗斯艺术和优秀民间文化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推广价值。对好来宝这项郭尔罗斯原始民间艺术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必将促进郭尔罗斯民族文化的大力弘扬,其世代传承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明显的特征,在中华民族民间表现艺术中罕见,引起了众多音乐艺术界人士的关注。
郭尔罗斯好来宝的形成、表演方式、作品特点都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民间文学史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好来宝更是郭尔罗斯文化品牌的代表作之一,对本地区社会文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在蒙古族陶力、乌力格尔、民歌等文艺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好来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创作、表演,所以格外受到牧民们的喜欢。尤其是科尔沁草原上的好来宝,被牧民视若草原上的明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艺术渐渐代替民间表演艺术,好来宝艺术也遭到濒临危机的命运。演唱、传承者和听众愈来愈少,其存在的空间几乎不复存在。
为了拯救民间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前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拯救民间艺术和保护文化遗产工作,广大文化工作者连续多次深入民间,成立专门调研队,走村入户,普查采风取得了显著效果,已经抢救性收集、整理了一批优秀的好来宝传统曲目,并出版了有关的书籍和音乐光盘。
【来源:公众号松原市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