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敬老节,敬老节活动有哪些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5-02 21:09:2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我非常支持将重阳节设为父母节,这个节日可以提醒我们关注父母的健康和精神需求。”“我同意将重阳节设为父母节,但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局限于一个节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经常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孝心。”又是一年重阳节,在大河网的互动社区掀起了一场关于是否应该将重阳节设为法定节日——中华父母节的热烈讨论。从网友到全国人大代表再到全国人大相关委员会都在关注如何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力度。

2022年敬老节,敬老节活动有哪些(1)

热议丨无论何种形式,都应把感恩放在心里

“自古以来咱就提倡孝老爱亲,应该宣扬我们自己的孝文化”“我建议把重阳节定为父母节”“应该将孝文化与法治结合起来,要让不孝者承担法律责任”……

在互联网上,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于将重阳节设立为父母节的看法。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举措,可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提醒人们关注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网友“大江大河”表示,重阳节作为父母节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一天是敬老的日子,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他认为,通过设立父母节,可以更加凸显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让年轻人更加珍惜与父母的相处时光。

网友“桃花仙”则认为,将重阳节设立为父母节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相处。她表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视对父母的关心和陪伴。通过父母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可以提醒人们关注家庭关系,多陪伴家人,尤其是年迈的父母。

网友“安静”表示,重阳节作为父母节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他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设立父母节可以进一步弘扬这一文化传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可以看到,大部分网友对于将重阳节设立为父母节持积极态度,认为这项举措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相处,并提醒人们关注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望,例如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孝亲敬老事业等。

全国人大代表买世蕊:通过法定程序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买世蕊在会上的接连发问,令人深思。百善孝为先。买世蕊提出《关于制定〈孝文化促进法〉,将重阳节定为“中华敬老节”及设立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的建议》。

买世蕊认为,在孝文化的内容上,鼓励“上慈下孝”,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孝文化的发展途径上,要将传统孝文化与法结合起来,促使孝文化与法的合理融合,使孝文化成为引导法治的重要价值根基。

买世蕊建议将重阳节定为“中华敬老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将重阳节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华孝文化周”。设立“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并通过法定程序将其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把中华孝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各方面。实施中华孝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完善中华孝文化传承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等。

全国人大已促请有关部门对孝文化立法研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人口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人口14117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按照预测,中国老龄化率在2023年肯定会超过20%,大概在2035年超过30%。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大省。根据人口普查结果,在河南每1000个人里,就有178位老年人,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

2022年1月4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审议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指出: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

制定孝文化促进法,将重阳节定为“中华敬老节”,并作为法定节假日;将孝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目前已促请有关部门加强对孝文化的立法研究,细化完善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强化贯彻实施工作,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力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孝文化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规范和政治规范。我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表明我国现代法治也强调对传统孝文化的尊重。

设立父(母)亲节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定

据了解,目前,关于设立节日,主要依据是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节日、纪念日、活动日设立程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针对当时一些地方设立节日、纪念日、活动日较多、较滥的问题,对节日、纪念日、活动日的设立程序作出明确规定。根据《通知》规定,设立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全国性节日、纪念日、活动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决定。

其中,涉及全体公民或者部分公民放假的,设立之前要报经党中央批准,并由国务院规定具体放假时间(天数)。《通知》还规定,设立节日、纪念日、活动日,要从严控制;没有特殊需要,今后不再增加设立。需要注意的是,“从严控制”和“不再增加设立”的要求,主要是对地方而言的;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可以决定设立全国性节日、纪念日、活动日。

从近年实践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常通过决定或者具体法律规定,设立或者确认全国性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具体包括: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或者决议设立,例如植树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国家宪法日等;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具体法律中设立,例如老年节、全国助残日、环境日等;三是党中央或者国务院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或者在具体法律中予以确认,例如建军节、教师节等。

“具体到设立(中华)父亲节、母亲节,如经各方面进一步研究论证确有必要,按照《通知》要求,是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予以设立的。如设立,可以考虑同时设立父亲节和母亲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

本文来自【大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