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度悲伤之下,屈原投了江。老百姓很伤心,就跑到江边去凭吊屈原,为了保护他的尸首不被江里的鱼吃掉。老百姓往江里面扔饭团,希望喂饱这些鱼;还往江里倒了雄黄酒,希望海底的水怪喝醉。
以上就是我们最常听说的关于端午节的版本。
端午到底咋来的?但实际上,端午节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促成端午的原因,那一定是:太热了。
不要小瞧温度对于历史的作用,历朝历代的温度其实都在变化,历史学家甚至发现每次寒冷的气候来临,北方游牧民族都会南下抢掠,甚至是攻城略地。
而在先秦时代,温度其实要比我们现在高一些,一到夏天就特别热。甚至有记载当时的黄河流域附近连大象都有。
因为温度太高,就会导致细菌滋生,而且在这个时期还会有很多毒动物出没,比如:蛇,蝎子等等。所以,五月也被认为是毒月。五月初五这一天被认为是最毒的一天。
所以,这个时期特别容易染病。为了防虫防病,人们想到了很多办法,比如:和雄黄酒,携带香囊等等。反正就是尽量搞得味道重一些。
于是,这个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五月初五还被专门起了一个名字:端午。
除了涂涂抹抹,他们还想通过吃来驱邪避毒。
于是,他们还想到了角黍。在当时的夏至,角黍是用来向祖先祈求庄稼大丰收的贡品。也就是粽子的前身,用竹叶包上米,做成牛角的样子。
这里米用的叫做黍,属阳。竹叶用的叫做箬叶,属阴。意思是阴阳调和,驱邪避毒。
所以,在屈原之前,就有了在端午吃角黍和雄黄酒的习惯,而这个角黍后来慢慢演化成了现在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