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面对这一危机,近13年来的涉事企业是如何应对的呢?
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在460家被曝光企业中共仅有103家企业做出回应,占比22.39%;同时有44家企业因受晚会波及影响做出回应,13年来共计有147家企业对外做出回应。整体来看,近12年涉事企业的回应率并不算高。
图5
将视野聚焦到近几年来看,曝光企业的回应率在波动中走低,回应企业数也在连年下降。如图5所示,在晚会曝光企业数同样为27家的情况下,2023年的曝光企业回应数相较于2020年减少了四家,回应率从44.44%降低至了29.63%,而2022年晚会中曝光企业回应率的下降趋势更为剧烈。
通过对近年晚会曝光话题的分析,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晚会越来越侧重于曝光行业性的消费问题,被波及的企业范围更广,基数大幅上升而回应企业数量并未增多,最终导致回应率下降。
二是晚会对于知名的头部品牌直接曝光有所减少,反而对灰色产业的曝光力度有所增强,而这些行业内的公司多以作坊式非法经营,如“曝光的*扰电话”“捆绑APP”等话题所涉及的一些企业被曝光后马上就被查处或改名。
图6
虽然低回应率是历届晚会的整体趋势,但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到,规模性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的企业)回应率超过百分之八十。这也从侧面说明,晚会曝光企业的回应率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回应率就越高。其核心原因在于,晚会的高关注度和权威性使得其曝光内容对于知名企业的负面影响极大,规模企业需要尽快对外做出公关应对措施以消除舆论影响;相应的规模企业的舆情管理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具备更加完备的应对突发舆情的能力。
4.2 企业回应次数与渠道统计
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近13年做出回应的146家企业共计回应186次,如图7所示。超过八成企业仅回应了一次,不到两成的企业进行了多次回应,其中有三家企业回应了4次,分别为信息公司飞流九天、饿了么平台的开发商拉扎斯、以及受“土坑酸菜”事件影响的统一。
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演进,企业回应发声的渠道偏好也有了新的特点:信息与用户体量大、传播速度较快的微博已经成为了企业回应的首选渠道。近12年的涉事企业共计发布回应微博97条,占比达52.2%;其余的回应内容通过媒体报道、官方网站、官方微信、上市公司公告等渠道进行发布。值得注意的是,受新闻话题标签化的影响,涉事公司员工面对媒体采访的内容也逐渐以“企业回应”的形式曝光在公众面前。
图7
4.3 回应速度变化趋势
后真相时代,舆论的产生与发展更具突发性和动态性。针对舆情回应的逻辑,有学者提出舆情回应三部曲:速报事实、慎报原因、重在逻辑。第一步速报事实中的“速”尤为重要,企业需把握舆情发生后的回应速度,有助于后续对舆情应对的主动权。
从企业平均回应速度来看,在过去的十三年间,我们可以看出央视3·15晚会涉事企业的平均回应速度也在逐步提升。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2018年平均回应速度为历年最快,2023年为近五年平均回应最快。
从企业最快回应速度来看,除2014、2015、2016三年,每年回应速度最快的企业,均都在1小时之内做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