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证据来!”
李商隐的名作《锦瑟》起首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之弦固然难数,即便是统计名伶演出的剧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譬如,“伶界大王”梅兰芳一生到底演过多少戏,就是个令人既感兴趣、又费思量的棘手问题。
在各种梨园史料里,常见一有趣的表述,即动辄说某大名伶能戏三四百出,如叶龙章介绍“同光十三绝”的文章,就说“京剧鼻祖”程长庚“能戏约三百多出”,又说老“伶界大王”谭鑫培“能戏不下三四百出”。还有的文章,叙述更离谱,竟说某名伶能戏“不计其数”。“梅党”重要人物齐如山表示:“梅君昆乱兼擅,能戏以数百计。”而梅夫人福芝芳晚年接受采访,也说夫君能戏三四百出。虽说知夫莫若妻,但开句玩笑,换了梅兰芳的朋友胡适,一定会说:“夫妻也不行,请拿证据来!”
其实,统计优伶演剧存在一个指标设定的问题。盖统计的标准和口径不一,闻见不广不细,具体数字就各不相同。统计中,整本戏与单折戏、折子戏的单列与合并、一剧多名重名、一剧之中饰演多个角色……种种复杂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数据。最著名的例子,莫过王宝钏故事戏,有所谓“王八出”的提法,如若写《全部王宝钏》或《全本红鬃烈马》,那就是一整出戏;如果列出《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探寒窑》《武家坡》《算粮》《大登殿》,即是八出,甚至还可以加上《赶三关》《银空山》《回龙阁》。梅兰芳的王宝钏固然本色当行,但演起代战公主,也是应付裕如的。2023年,郑传寅先生发表了《梅兰芳演出剧目考论》,录得梅氏演出剧目一百五十个。笔者对此问题也颇感兴趣,且关注多年,愿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补苴罅漏,张皇幽眇”,略抒个人浅见。
梅兰芳反串过武生重头戏《挑滑车》么?
笔者认为,伶人“能戏”的数量与实际演过多少戏,是两个概念,两回事。盖“能戏”,并不意味着就在舞台表演过。譬如,有的戏“犯忌讳”,未必吉利,伶人就不一定愿意演;还有的戏,对配演或其他有特殊要求,如条件不具备,也难以上演。由此言之,有些戏,梅兰芳可能学过,出于种种原因,未必就在舞台上呈现了。统计梅兰芳的剧目,“能戏”云云,难免有蹈空之嫌,或许还应以他在舞台上实际演过的戏为准。
在梅兰芳演出剧目的统计和研究中,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首先,梅氏演剧的计算,早期远远难于中晚期。毕竟年代久远,特别是梅在未出名之前,或担任配角时期的演出剧目,或一生只演过一两次的戏,就很难统计,容易遗漏。1913年出版的《梅兰芳》,为最早的梅氏特刊,其书对考订梅氏二十岁之前的演剧,具有重要价值。在现有统计中,列了三国戏《白门楼》,一般人或因梅反串过《辕门射戟》《黄鹤楼》的小生,就想当然地认为梅在《白门楼》中演吕布。然而,据1913年版之《梅兰芳》,梅在《白门楼》里演的是貂蝉。故不能主观臆断。
其次,梅兰芳配演“二旦”甚至一些“零碎活儿”,最容易忽略,需要格外注意。“二旦”戏或更零碎的活儿,多属于“官中”的路子,只要掌握唱念和台上大致的“地方”,就可以演。甚至有的配角戏,表演都类似,可以“举一反三”,“肚子宽”者皆可为之。合理推测,有的“二旦”戏,梅兰芳学过,还有的也许只是得人点拨,甚至不乏自己触类旁通就能演的。据此,像《搜孤救孤》的程婴妻、《九更天》的马女、《战太平》的二夫人等,梅早年陪人演过,但谈不到什么艺术创造,更不存在所谓的“梅派演法”。然而,既是统计梅氏一生演剧,就不宜百密一疏,沧海遗珠,一些小人物、小角色的戏,都应记上一笔。
再次,有的戏虽有剧照传世,但不一定就真上演过。这很有趣,颇具迷惑性。如梅兰芳与尚小云、程砚秋合拍过《虹霓关》的剧照(下图),梅反串小生王伯当,尚演东方氏,程演丫鬟。有人就据照片发挥,信誓旦旦地说:“四大名旦在一次堂会戏中合作演出,……是晚还摄下了一张珍贵的剧照。”不啻痴人说梦。事实上,除了剧照,找不到三大名旦合作《虹霓关》的证据。原来,这是某年梅邀请尚、程二位到天津专门拍的“游戏照”,《虹霓关》传世有两张,同期三人还合拍了便装合影及《白蛇传》《西厢记》的戏照。不消说,三人合作的《白蛇传》《西厢记》也没有演过。请看,剧照竟成为意想不到的“障眼法”,故有剧照与实际上演过,也是两码事。
复次,梅兰芳的反串戏,需要细细辨析,其中颇有些难题。譬如,1919年梅兰芳祖母八旬寿,举办盛大堂会,梅演《麻姑献寿》,自是本地风光;此外还颇多反串剧目,梅竟先后反串了《双摇会》《打面缸》《艳阳楼》三出,绝无仅有!试问他在剧中演什么角色?如果说玩笑戏《双摇会》的相公、《打面缸》的张才还可以猜到,那武戏《艳阳楼》就真不好猜了,梅演恶霸高登?英雄花逢春?都不是,梅反串了一个扫边的呼延豹,意想不到吧!这与梅反串《清风寨》的李逵、《钓金龟》的张义同样出人意料。